《匆匆》教學實錄
《匆匆》教學實錄1
一、談話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法國大思想家伏爾泰曾這樣描述一個事物,說它“是世界上最多的,又是最少的;是最長的,又是最短的;是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是最不被人重視的,又是最令人惋惜的。沒有了它什么也做不成!蹦阒浪枋龅氖鞘裁磫幔
生:時間。
師: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都紛紛寫出自己對時間的感悟,咱們今天就先來欣賞朱自清先生膾炙人口的散文《匆匆》吧?蠢蠋煂懻n題。大家注意“匆”字最后一筆的點不要掉了。沒有這一點是什么字呢?
生:勿。
師:能組個詞嗎?
生:勿庸置疑、請勿吐痰、請勿踩草??
師:注意加上了這一筆點,它就變成了“匆”,你們瞧,咱們漢字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呀。好,一起來讀讀課題。
生:匆匆。
師:平舌音讀準了。讀到這兩個字,你的腦海里很自然地浮現出什么樣的畫面?
生1:讀到這兩個字,我仿佛看到了一大早,大人們急匆匆地趕著上班,我們學生拿著早點趕著上學的情景。
生2:我的腦海里出現了火車站、長途汽車站人們急急忙忙趕車的畫面。
生3:我看到是媽媽傍晚趕著買菜、做飯時的樣子。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我們閱讀時,不管是一段話還是一句話,哪怕是一個詞,都能迅速地在腦海里浮現出畫面,這樣讀書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剛才大家想到的是人們急急忙忙,行色匆匆,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那么,作者是運用怎樣的語言讓時間的匆匆躍然紙上的呢?咱們來打開書,認真地讀課文。
點評:在課堂上注重了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滲透,注重對學生讀書方法和閱讀習慣的指導,在教學中找到契機就滲透,學生的習慣也就日積月累的形成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這一遍讀課文,要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尤其注意生字的讀音。如果遇到難讀的地方就多讀幾遍。一邊讀,一邊注意自己的感受,有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等會兒提出來。
生讀課文,按要求學習。(教師巡視輔導、評價。)
師:大家預習時讀了課文,現在又讀了課文,你一定有了些感受想說說了,但我覺得讀得還不夠,我們還得用心去與作者對話,咱們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可以默讀,也可以朗讀,懂了的地方快一點讀過,不懂的地方再多琢磨琢磨。
生再讀文章,思考。
師:現在咱們可以談一談了。課文講了些什么呢?
生:課文告訴我們時間過得很快,我們要珍惜時間。(教師板書:珍惜時間)
師:文章說時間過得很快,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我從“一去不復返”這個詞知道的。(教師板書:一去不復返)
師:咱們在熟讀課文后,文章內容就顯現出來了。內容清楚了,那咱們還要讀書嗎?你覺得該做些什么?
生1:我們還要抓住重點詞句來讀書。
生2:我們還要深入地理解課文。
生3:我們還要去品讀,去體會朱自清先生的思想感情。
師:那我們現在就細細地去品味語言,你們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嗎?盡管提出來吧!
生1:作者是真的不知道時間在哪里嗎?
生2: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為什么頭涔涔而淚潸潸呢?
生3:作者為什么說“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
生4:作者寫“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朱自清先生寫了那么多文章,怎么還說“赤裸裸的回去罷”呢?
點評:整體感知,質疑問難,在我們的常規(guī)課上是一定要做的事,遵循“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原則,即使是在公開課上同樣扎扎實實。
三、再讀課文,品味詞句,體會感情
師:剛才有同學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作者為什么頭涔涔而淚潸潸呢?”那我們就從這個問題開始我們的品讀?纯窗堰@個問題解決了,其他的問題能不能迎刃而解。(出示CAI)
“頭涔涔”“淚潸潸”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這一句話呢?
生:一想到時間的流逝就頭痛腦脹,流汗,流淚不止。
師:你能讀一讀嗎?
生: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師:為時間的流逝著急到流汗,流淚的地步,至于嗎?同學們,要真正讀懂這一句話中蘊涵著的感情,僅就這一句孤立地理解,是遠遠不夠的,咱們要聯系上下文,一邊讀,一邊用心去感受,去與作者,與文章對話,你才能真正讀懂作者為什么會因時間的流逝而“頭涔涔”“淚潸潸”了。
點評:文章很長,內容很多,如何入手?平鋪直敘的“平推式”,學生學得累,印象還不深,要找到一個關鍵點切入,教學突出重點。這個關鍵點就是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精妙處,語言運用經典處,突出中心關鍵處。
師:現在,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的1~3段,把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或者你很喜歡的句子,圈一圈,劃一劃,作作批注,如果你覺得有必要,就與小伙伴交流交流,探究探究。(師巡視,參與合作學習)
師:當我們用心去與作者對話時,你一定也讀懂了作者的心。把你的體會,你的智慧說出來。讓我們都變得智慧起來。
生:我喜歡的第一自然段中的排比句:“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生情不自禁讀了起來)
師:你能注意到作者的語言表達,這是學習語文很重要的方法。燕子,楊柳,桃花,它們走了,沒關系,在來年的春天都會回來,那將是一幅多么美的圖畫,該怎么讀呢?
生練習讀句子。(教師指導讀出“去──來”“枯──青”“謝──開”的充滿希望。)
師:讀得真美,但是,作者主要是要說這個意思嗎?大家接著讀讀,看看你又會有什么樣的體會?
生:作者是為了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師:是呀,寫這個排比句是為了更加鮮明的對比出作者對時間一去不復返的苦惱與沮喪。把這種鮮明的對比讀出來吧!
生:讀句子“但是,聰明的??不復返呢?”(男女同學分別讀出這兩個層次。)
師:朱自清先生的這段文字并沒有多少華麗的語言,就是這份質樸無華,使我們讀起來特別親切,自然,瑯瑯上口,富有音樂的節(jié)奏美。我們一起美美地讀一讀吧。
生很抒情的讀第一自然段。
師接讀:“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碑斃蠋熐椴蛔越x起這一段的時候,我看到很多同學都跟著老師一起讀了,讀到這里,你又有了什么樣的感受呢?
生1:我感覺到時間過得太快了。
生2:我覺得時間是在不經意的時候就悄悄的溜走了,我們都沒有覺察到。
師:想看看一滴水滴在大海里的情景嗎?來,輕輕地閉上眼睛,邊聽邊展開你豐富的想象──
師聲情并茂旁白:“遼闊的大海一望無垠,海水一浪趕著一浪奔涌向前,這時,針尖上的一滴水滴進了的這浩翰的大海里。”同學們,你看得到那一滴水嗎?你聽得到那一滴水的聲音嗎?(看不見,聽不到)
那你又聯想到了什么呢?
生1:一滴清透的小水珠落進了一望無際的大海里不見了,那只是一瞬間。我們根本就來不及看到,根本聽不見它的聲音。
生2:時間就好像這一滴水,一去不復返了。
師:是啊,作者的八千多個日子就這樣無聲無息,稍縱即逝!把作者的嘆息通過你的讀表達出來吧。
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算一算,空虛了,溜走了的這八千多個日日夜夜有多少年呢?
生:約23年。
師:比較一下,為什么作者不用23年,卻要用八千呢?
生:更顯得數字多,逝去的年月多。更讓人惋惜。
師:當作者突然間想到了自己的23個青春年華已一去不復返,他會有什么樣的心情呢?你能用一個詞形容嗎?
生紛紛:焦急、難受、猛醒、后悔、緊張、痛惜,害怕、驚慌失措??
師:那么,把你體會到的`作者的這種情感,通過你的讀表達出來吧!
生再感情朗讀。
師:一想到這些,作者怎能不“頭涔涔而淚潸潸”呢?我們再來讀這一句。(又扣到這一句)生多種形式練習讀“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師評價指導:
你的聲音很低沉,我可以聽出你內心的沉重。
你的聲音很高亢,你是激動得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你的語氣雖然平靜,我卻聽出了你的心情并不平靜。
師:讀著讀著,我們漸漸地走進了作者的內心世界,而作者的感慨又通過大家的讀表達了出來。大家一起來讀這一句吧。
生齊讀這個句子。
點評:在課堂上把握課文的的文學特性,注重情感的激發(fā)與感染,準確抓住教材的情感點和學生的情感點,并在二者之間架設一座橋梁,使學生在激蕩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使他們在高昂的情緒中產生想象和頓悟,領悟作者獨特的個性、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
師:我們的日子究竟是怎樣一點一滴地滴在時間的流里的呢?你能通過你的讀把我們帶進作者的小屋,讓我們仿佛看到他那茫茫然跟著旋轉的樣子,體會到他的無奈么?(出示CAI)
生朗讀第三段:“去的盡管去了??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音樂配讀)
師:時間是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它的流逝更是難以描寫,可作者是運用什么樣的語言把它描寫得如此生動,活潑呢?大家可以交流交流,你覺得哪些地方寫得特別好?
生1:我覺得這句寫得好:“洗手的時候??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弊髡哂昧伺疟鹊姆椒▽懗隽藭r間匆匆而過。
生2:在這里,作者用了擬人的方法寫出了時間在我們沒有察覺的時候就溜走了,飛走了,讓我們感到要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師:作者不是直接說:我們要愛惜時間呀!而是把時間當人來寫,它能“跨”,能“飛”,能“閃”能“溜”呀!簡直是個淘氣的小精靈,這樣當然更生動、形象了,讀──
生讀文。
師:是啊,你再怎么遮挽也是沒有用的,時間就是這樣,怎么也留不住它匆匆流去的光陰,讀──
生讀文: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師:“斜斜”“默默”“匆匆”“茫茫然”“輕輕悄悄”“玲玲俐俐”,讀起來是那樣輕巧婉轉,那么無奈惋惜,我們再合作讀──(師讀到“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生接讀“于是──??)
點評:語文課不能沒有瑯瑯的書聲,課堂上以讀為主,通過讀培養(yǎng)語感;通過讀體味語言文字之美;通過讀用心靈和作者直接對話,從而領會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師:大家讀得入情入境,看來,作家的這份迷茫,這份留戀,這份無奈已引起了我們的共鳴,那么,告訴我,你們那四千多個日子又是怎么溜去的呢?能不能學著朱自清先生的寫法,抓住生活中的小事寫一寫?做一個小朱自清,好嗎?
生動筆進行片段練習。
師:誰能夠大膽地讀給大家聽一聽,讓我們欣賞一下?
生1、2、3念讀自己的作品。
師:寫得多好,三分文章七分讀,再聲情并茂地讀一遍,好嗎?
多么形象的比喻;真有幾分朱自清的味道。
點評:學生年紀小,難以與作者產生共鳴,這也是這篇文章由初三下放到小學六年級后,老師們感到比較難教的原因之一。要想辦法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和生活體驗,喚起學生的些許共鳴。練筆既讓學生學了寫作,又拉近了與作者的感情。
師:作者的八千多個日子就這樣在不經意間溜走了,你們的四千多個日子,董老師的將近兩萬多個日子,也這樣無聲無息地逝去了,一想到這些,我們怎能不頭涔涔而淚潸潸呢?
作者又怎能不頭涔涔而淚潸潸呢?讀──(又回扣這一句)
生:“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點評:以上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整體性很強。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在對語言的品味和欣賞中走進作者的內心,深讀課文,沉浸其中,透過語言文字,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讀著讀著又回扣到關鍵句,使教學顯得很緊湊。情感集中。朗讀的目的性、層次性、指導性非常明確。
師:時光就是這樣稍縱即逝,在我們的嘆息中閃過去了。讀到這里,我真有一種坐不住了的感覺,你又想到了什么呢?
生1:我想到自己以前浪費了好多時間,真是慚愧呀!
生2:原來,時間就是這樣在我們發(fā)呆時,在我們玩電腦游戲時過去了,我覺得我沒有去珍惜時間,以后我要做珍惜時間的孩子。
師:我們看看作者又想到了什么呢?我們合作讀一讀第四自然段,看看讀著讀著,你又能悟出些什么來呢?
生:我認為作者不甘心就這樣。
師:不甘心,說得好。你是從哪里讀出他的不甘心呢?
生:我從文章這里感受到的:“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師:(出示CAI)讀書是得咬文嚼字地去品,去悟的。大家注意到兩個“赤裸裸”寫法一模一樣,意思一樣么?
生:不一樣。前一個是光著身子從娘胎里來到這個世界,而后一個是指自己對別人,對社會毫無貢獻的離去。
師:所以作者發(fā)出這樣的感慨──
生齊讀:“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么一遭呢?”。
師:讀出了作者的不甘心。作者是在審視自己的人生價值,是在拷問自己的心靈呀!大家是否知道,其實,二十三歲的朱自清已從北京大學畢業(yè),已經有一些作品問世了?伤是對自己不滿足。正因為他此時有了這樣嚴肅的思考,不甘心慵慵碌碌度過一生,這一生中才有那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問世呀!你知道他的哪些作品嗎?
生紛紛:《背影》、《荷塘月色》、《春》、《綠》、《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師:這正是朱自清先生感悟人生苦短,時間匆匆,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辛勤勞作的結果呀!讀出你對作者的敬佩之情吧。
生:讀文“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這一遭啊?”
點評:除了緊扣文中用詞用語的精妙,還引導學生聯系自己查找的資料加深對朱自清的了解,有利于對作者情感的理解,現在,這一課內外結合的做法越來越使孩子們嘗到甜頭。
四、緊扣前后呼應句,引導從內容想開去
師:(出示CAI──首尾呼應的兩個句子)同學們請大家讀一讀,想一想,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表達方法?
生:首尾呼應。
師:那么,作者提出的這個問題到底有沒有作出回答呢?由此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1:作者提出這個問題,我認為是回答了的。在文章中的字里行間中回答了。
生2:由此,我想到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不能讓時間白白溜走。
生3:就連朱自清先生都覺得自己沒能很好地抓緊時間做貢獻,更何況是我們呢,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地抓緊時間,利用時間學習,長大為祖國多做貢獻,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
師:同學們,讀到這里,談到這里,大家一定想到了,朱自清先生寫這篇散文,僅僅是讓我們珍惜時間嗎?
對呀,同時也是讓我們珍惜──生齊答:珍惜生命!
五、課外閱讀拓展
師:老師也送給大家《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段話,讓我們共勉吧。ǔ鍪綜AI,配樂朗讀)
師:介紹朱自清讀物若干,大家可以去讀一讀。
《匆匆》教學實錄2
由xxx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選送的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何捷老師執(zhí)教的《匆匆》(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在剛剛閉幕的全國第八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中榮獲特等獎。我細細研讀《匆匆》課堂實錄,細細品味其特等獎之意蘊,認為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本、以提升語文素養(yǎng)為魂是其獲獎的理由。現把我的研讀和品味心得寫出來與讀者分享。
一、課前談話,營造無拘無束的課堂氣氛,同時滲透語言學習
此次比賽,老師事先不與學生接觸,要熟悉學生、了解學情,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就在課前十分鐘。這十分鐘,對于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影響重大。贊科夫說,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象,使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都能夠自由地呼吸。何老師深諳此道,駕輕就熟,幽默的語言、機智地引導,不僅活躍了氣氛,而且不著痕跡的滲透語言學習和思想教育。請看師生談話片段。
師:孩子們,課前十分鐘,咱們要互相認識一下,要談話。說到談話,我們來玩一個小小的對話游戲,請大家造句,用“不一樣”三個字造句。
生:這里的學習環(huán)境和平時的不一樣。
生:現在的環(huán)境跟以前不一樣。
師:好的,你感到現在的生活比以前要好了,不一樣。說說我吧。(生:您——)說到“您”,是個懂禮貌的孩子,給他掌聲。(學生鼓掌)
生:我覺得您的穿著與其他老師的穿著不一樣。
師:我是按照要求這么穿的(笑聲),謝謝。你非常敏銳的觀察到了我的不一樣。再請你,你直勾勾的盯著我,又有什么新發(fā)現?
生:這里的環(huán)境和我們平時的不一樣。
師:特別是這位老師——,請接下去說我。
生:這位老師比我們的老師要慈祥些。
師:哇,不錯,謝謝你給予我這么好的評價。
生:老師,你不一樣,你特別帥。
生:我會不一樣的樂器,會彈鋼琴,還會吹葫蘆絲。
師:一生下來就會嗎?
生:不是,是音樂課學習的。
師:是呀,過去不會,現在會。真不一樣,掌聲鼓勵。今天這節(jié)課呀,你覺得他說得好,就自發(fā)掌聲鼓勵,好嗎?下一個同學要開始回答了,同學們用心地去聽,還有哪些不一樣?說說你的班上的“死黨”,是誰?
生:小猴。
師:小猴同學,請你不要潛伏了(笑聲)。請你站起來。(小猴同學站起)
生:他特別搞笑,有的時候感覺自己不一樣,像個偉人。
師:小猴同學,你也說說她的不一樣。
生:她比較善良。
師:請坐,會聽嗎?(學生自發(fā)鼓掌)都說同桌是冤家,說說你的同桌。
生:我的同桌有時候很煩。
師(問同桌):前面來個表揚,后面來個小小的批評,你承受得住嗎?(生:我承受不住。)我來給你撐撐腰鼓鼓勁。來,你也來說說不一樣的同桌。你承受得住嗎?(生:承受得住。)你還能承受得住,你的承受感都比咱們強。(全場笑)
生:我的同桌不一樣,他可愛嘮叨了。
師:你有一個多好的同桌呀,是勞動委員吧?
生:不是,他從小愛嘮叨。
師:長大后一定是個好媽媽,大家會聽嗎?(學生自發(fā)鼓掌)現在增加點難度,說說過去的你,現在的你,將來的你,這三個階段會有什么不一樣,會說嗎?
生:我以前是小孩子,總被大哥哥大姐姐欺負,現在我長大了,也變成大哥哥了。(師:你也想欺負別人了?)不,我現在長大了,我特別想保護那些小同學。
師:為她的善良鼓掌,好樣的。(生鼓掌)
生:我以前很不懂事,家長都寵著我,然后來到學校,我就認為別人也應寵著我。我在學校就很霸道。我經常欺負同桌,但他很包容我,很大度,用他自己的話說,有紳士風度。我現在不會欺負他了,我要像大姐姐一樣愛護他。
師:(對同桌)你一定有話要說。
生:我謝謝她,至少他以后不會欺負我。
師:好,孩子們,今天就說到這。所有的不一樣都是因為時間在悄悄的流逝,咱們今天學的課文也跟往常不一樣。好,上課。
用“不一樣”說話,對六年級的孩子來說,應該是“小菜一碟”;對老師來說,應該不算什么“高著”。但是,在說話的過程中,何老師以其特有的幽默和機智,在生成中拓寬話題、打開思路,引導學生敏銳地捕捉生活中(眼前)的“不一樣”,由說學習環(huán)境到說新老師,由說同學到說自己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逐漸地與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匆匆》暗合,使課前談話看似“閑來之筆”成為有效的課程資源。這不能不說是何老師處理預設與生成的良策。這樣的開局,為課堂教學的展開和深入奠定的良好的基礎!白杂傻睾粑遍_始了。
二、初讀,讓學生在語言文字中來來回回、反反復復,披文會意
面對六年級的學生,面對學生第一次接觸“大家”散文,怎么把學生“帶到高速路入口”,讓學生自己在“高速路”上奔馳?何老師牢牢把握“方向盤”——讀書、有思考地讀書,采取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在語言文字中“走幾個來回”,在簡潔的入題、了解作者之后,拎出“散文”、提出“對話”、要求“傾聽”和“思考”,可謂獨出心裁。請看教學片段。
師(板書課題):今天咱們學習一篇文章,題目叫“匆匆”,注意寫的時候不要匆匆忙忙而忘記了中間這個長點,請大家齊讀課題。(生:齊讀課題。)課文講的是什么匆匆呢?
生:講的是時間在匆匆流逝。
師:你說得真好,小時候你們就知道,時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哪一個作者能夠把它定格在文字中?(生:朱自清)關于他,能簡單的說一說嗎?(學生用簡短的話說朱自清的簡介。)來,請看大屏幕,他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語言簡練,情感豐富,被譽為現代散文的典范,他一生刻苦勤勉,共出版著作百余部,代表作有大家熟悉的《荷塘月色》《背影》等等。咱們今天學習的也是一篇非常優(yōu)美的散文。著名作家余秋雨說了,什么是散文呢?散文就是讀者與作者的悄然對話與共同的思考(板書:散文,對話,思考),那么,既然是作者對話,就讓我們先來傾聽吧(板書:傾聽)。現在就請同學們欣賞著名藝術家孫道臨朗誦的《匆匆》。注意聽的要求,大家拿起筆,一邊聽一邊做記號,在凡是能讓你感受到時間匆匆而逝的地方做上記號?纯凑l最善于傾聽。(播放朗誦音頻)
[點評:播放著名藝術家孫道臨的朗誦,既是一種氛圍的營造,又是傾聽能力的考察,所以何老師對聽的要求非常明確,邊聽邊做記號、邊聽邊思考。善聽者亦善讀。]
《匆匆》教學實錄匆匆教學實錄一等獎
一、交流導入,自然揭題:
師:同學們,想要回答問題的同學請舉手。(學生有些膽怯,但也有一部分人躍躍欲試。)你來,請你讀一讀課文的題目。生讀。
師:誰還要回答?這回可沒有那么簡單,請你把課題寫在黑板上。學生齊讀課題:匆匆。
師:“匆匆”是什么意思?
生:匆匆指忙碌。
生:匆匆指很快的意思。
師:你說快,那劉翔跑步是世界冠軍,那叫快了吧,他也叫匆匆?(全場發(fā)出一陣大笑。)
生:匆匆指急急忙忙。
師:匆匆是一篇散文,你們知道什么叫散文嗎?
生:散文就是想寫什么就寫什么。
師:這可不大好理解。
生:散文是富有韻味,發(fā)自內心,一種文體。
師:你讀了散文沒有?它說了一個故事嗎?(不是。)它寫了什么?可真有些奇怪了,它在寫什么呢?它是作者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情感,抒發(fā)自己的內心的感受。
。ㄖЮ蠋熢谟哪L趣的問答中,既為學生在一千多名老師聽課的大禮堂內消除了心中的緊張感,又讓學生懂得了什么叫做散文,為下面老師和學生的精彩表現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初讀課文,讀通全文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學生自由讀文,教師巡視。)
師:誰想站起來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在這位和藹可親的老師面前紛紛舉手。)
師:讀得很好,很有自信心,認為自己在全班讀得最好的請舉手。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師:推薦一位讀得比你好的.同學。學生推薦讀。
師:請你推薦一位你們班最膽小的,平時讀書最不好的同學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學生推薦。
師:敢讀嗎?你怪他推薦你嗎?學生搖頭示意。生讀。
師:讀得真好,可見大家都很會讀書,我們大家一起讀,你讀到可能一句,可能半句。
全班合作讀,教師隨意抽讀,有的只讀半句,有的只讀一句,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
師:(問一學生)你覺得讀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讀得不好。
師:(又問另一學生)
生:我覺得讀得好。
師:說好是實事求是,說不好是太虛心。但是,你們讀的時候還有一個缺點,想聽嗎?(眾:想)不管是個別讀,還是集體讀的時候,大部分同學都只用口讀。散文是用心寫的文章,也應該用心去讀。用心去讀好一篇散文要多走一些路,你在讀的時候,一定邊讀邊思考,在朗讀中滲透自己的情感。下面支老師請一位女老師讀一讀。閉上眼睛聽,是一種享受。想想文章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情感。
。úシ配浺,學生閉上眼睛享受。)
師:醒來吧,說一說文章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情感?
生:文章表達了對生活的一種懊悔。
生:作者表達了一種愧疚的心情。
生:文章表達了自己對年輕人的希望,希望我們珍惜時間,好好利用時間。
生:文章表達了對生命有限的無奈。
師:作者表達了對過去流失歲月的惋惜,對時間的珍惜。整個語調應該有怎樣的語調?
生:我認為整個語調應該有淡淡的憂傷。
師:是啊,有些感慨。剛才這位老師讀得很好,但是她在讀的過程中丟了一段,咱們能不能補上?
學生大聲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師:這位同學很會讀課文,但是老師告訴你并不是聲音越響越好,你讀得太實,太滿,太亮,應該讀得虛一點。
生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師:你讀得要讓大家聽見呀!我們大家一起讀,可以看一看老師的手勢。全班跟著老師的手勢一起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霸谀锼阒饲Ф嗳兆右呀洀奈沂种辛锶;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教師引讀,運用手勢指導朗讀。
師:“我頭涔涔,而淚潸潸”你看支老師的額頭上有什么?(有汗)你知道支老師為什么流汗嗎?(因為緊張)是!朱先生也緊張而流汗。你知道他為什么緊張嗎?
生:因為時間過得太快,自己沒有什么作為。
師:是啊,有一個表示流淚的詞語就叫潸然淚下。
師:你們課文讀了幾遍了?
生:五遍。
師:能背了。我們一起來背一背。
。ㄅc學生平等地交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引領學生暢游在知識的海洋中。)
三、朗讀感悟,背誦積累
1、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師:誰來讀第一段?(生讀第一自然段)
師:你在讀的時候為什么讀得那么哀傷?
生:因為我在感嘆時間一去不復返,給人很多的惆悵。
師:看到鳥語花開,想到時間的一去不復返,心中也感到悲哀。如果前面這段用高興的語氣讀,后面用悲傷的語氣讀,你會感受到什么?(教師用高興的語氣范讀前面,用悲傷的語氣范讀后面,學生仔細聆聽。)
生:我覺得反差太大,不能突出作者悲傷的心情。
師:課文中有燕子、楊柳、桃花,讓我們一起背誦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全班齊背。
。ㄗ寣W生原滋原味的朗讀,支老師善于從中敏銳的發(fā)現孩子在朗讀中的閃光點并用肢體語言傳遞著,引導著,課堂中的每一處生成都充分體現了支老師的教育機智。)
2、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師: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生讀。在老師的指導下,全班一起讀。
師:這里寫了整整一天,從早到晚。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時間溜得無影無蹤。在平常的日子里不知不覺就不知去向。
師:這段話與上面的那些句子有關聯。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師:多少人在糟蹋時間,誰來讀一讀。已經讀過的把手放下。
個人讀——集體讀
師:“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凝然指怎樣的眼神?
生:發(fā)呆,呆呆地望著。
3、學習課文第四段。
師:下面這一段是作者用筆最重的一段。
學生個人讀——教師指導朗讀。
師:讀到這作者覺醒了沒有?把作者的覺醒讀出來。作者為什么要連續(xù)說兩次痕跡?游絲是怎樣的痕跡?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
生:蜘蛛網一樣的痕跡。
師:讀一讀作者覺醒的話。(請一學生讀)
師:非常沉痛地責問自己,讀得很好。我們一起來責問責問自己。(再讀)
師:我赤裸裸地來到世界,我懂,我們每個人來到世界都是光禿禿的。那我赤裸裸地離開是什么意思?
生:我覺得是沒有給世界留下痕跡就走了。
師:22歲就寫了這樣的文章,如果朱先生就寫了一篇文章,到現在,算不算赤裸裸?
師:過十一、二年后,你們能寫這樣的文章嗎?是啊,我們每個人應該時時關注自己,做到努力勤奮。(再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師:讀了半天,朱先生想告訴我們什么?
生:朱先生想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
生:我覺得朱先生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的同時,也要堅強。留給社會痕跡,利用時間,充分用時間來做一些事情。
師:有更深的意思嗎?
生:朱先生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獲得更多的知識。
生:朱先生讓我們懂得人生的哲理。
師:人生,是啊,不但讓我們要珍惜時間,更重要的是一種對生命的感悟,對人生價值的感悟。帶著這種感悟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一段。
。ㄖЮ蠋熐〉胶锰幍睦首x指導,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有所思,讓學生的情感與文章中作者的情感相融合,達到心神合一的境界。學生在支老師的引導下,從書中讀出了自己。
四、升華情感,心靈傾訴
師:學習了課文我們肯定有很多話想說。每個人都說時間不夠,拿出筆來寫一寫。寫得簡簡單單,最好寫格言,我們背誦過很多名人的格言,我們自己也能創(chuàng)作我們的格言。
學生自由書寫格言。一會兒學生紛紛舉手發(fā)言。
生: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
生:人生要有痕跡,時間就像潑出去的水,一去不復返。
生:生命一去不還,讓生命煥發(fā)無限價值和意義。
生:生命如杯水,你是喝它呢,還是將它倒掉。
生:生命有限,你要珍惜、努力,才不會懊悔
生: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生:我站在浪費時間人的身邊,乞求他們不要浪費時間。
生:時間隨地球的旋轉而流逝。
生:有的人,死得如鴻毛;有的人,死重于泰山。
生:時間如筆,你想寫上輝煌,還是放下筆,讓它擱置!
師:為生命畫上一筆,不管是輝煌,還是渺小,那也沒有虛度光陰。你們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下課——
。ㄔ谥Ю蠋煹囊龑,那一句句格言,都是學生的朗讀感悟,這也正是體現了學生學習本文的價值。達到語言和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共同發(fā)展。)
查看全文
《匆匆》教學實錄3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cén)涔而淚潸(shān)潸了。
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lì)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pái)徊(huái)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luǒ)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課堂實錄
師:同學們,在我國近代文學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散文大家,他就是朱自清先生。課前我請大家了解了解朱自清先生,做到了嗎?
生:做到了。
師:怎么樣?把你的收獲與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生:據我所知朱自清在清華園里寫了非常有名的《荷塘月色》
師:嗯,寫了《荷塘月色》,非常有名的散文,還有什么呢?
生:我通過查資料知道他不僅是散文家,還是雜文家,寫了很多雜文。
……
師:朱自清先生一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章,尤其他的散文被稱為美文的典范,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其中一篇散文《匆匆》,我們把課文讀一遍,注意把拼音讀準,不好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開始吧。
生讀課文(師板書:匆匆)
出示詞語: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頭涔涔淚潸潸
師:這些詞語離開拼音以后你還認識嗎?
讀詞語。
師:這些詞語你理解了哪一個詞語。
生:我知道淚潸潸是淚流滿面的意思。
生:我知道頭涔涔是滿頭大汗的意思。
生:我知道徘徊是走來走去的時候。
師:我們在什么時候徘徊?
生:猶豫的時候,沒事干的時候。
生:無助的時候。
生:思考問題的時候。
生:我們在等待和寂寞的時候徘徊。
師:還理解了哪些詞。
生:我理解了伶伶俐俐。就是機靈,靈活。
師:什么靈巧?
生:動作靈巧。
師:對了,動作非常得快,非常靈巧。赤裸裸知道什么意思嗎?
生:就是光溜溜的。
師:好,我們再讀一遍。
生讀詞語。
師:讀了匆匆這篇課文之后同學們知道了什么呢?還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提出來,讓我們大家共同討論一下。好,讓我們再快速默讀一下課文,想一想,畫一畫,一會我們來交流交流。
生默讀課文。
師:來,我們交流交流,你讀明白了什么?
生:通過讀課文我知道時間飛逝,我們應該珍惜,在比較短暫的一生中留下一些成績。
師:對,送給同學們一句話“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還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時間一去不復返,要珍惜。
生:我明白光陰似薦,我們應該抓住有限的時間為國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師:哎喲,我感覺你是一個非常高尚的同學,真好,請坐。同學們,在這篇課文中,你們有什么不懂的事可以提出來。(一些學生舉手)喲,這么多,這樣,其他同學在別人提出問題時做一下標記。
生:我不明白朱自清為什么說“我留著一些什么樣的痕跡……”朱自清年輕的時候寫了這么多文章,他為了說留下了如游絲一樣的痕跡呢,他應該是有了一些成績的。
生:他為什么說自己越來越空虛了?我覺得他寫得文章非常得,收獲也越來越多,但我不明白他為什么說自己越來越空虛了。
師:值得探究。
生:我不明白平時的生活都是色彩斑斕的,為什么朱自清說他的生活沒有聲音沒有影子。
師:是啊,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色彩斑斕,為什么作者說他的生活沒有聲音沒有影子呢?
生:我覺得他的生活應該很有意義的,為什么說茫茫然呢。
生:他說“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我不太清楚他們指的是誰?
師:是啊,他們是誰呢?
生:朱自清一生是非常有成就的,他為什么說白白走這一遭呢?
師:我們在理解課文的時候也解決到。
生:我覺得第三自然段寫得特別好,把時間寫得很匆匆,但不知道用的是什么手法。
師:你想探究一下文章第三自然段的寫法。
生:我想知道朱自清的這篇文章里寫了十一個問號,但他并沒有回答這些問題,我想知道他們的答案是什么?
師:這篇文章問句就是特別多,那么朱自清寫這么多問號為什么?他究竟想給大家一個怎樣的答案呢,這的確值得我們探究。同學們,真棒,你們讓我們看到了北京小學的風彩。問題提得特別好,不僅涵蓋面廣,而且有深度,有難度。老師總結一下你們的問題有三類,第一類詞句,第二是寫法的探究,第三類還涉及到了思想感情和這篇文章寫作時的時代背景,我相信這些問題在我們讀書的過程中都能解決,我們先來讀讀第一段,仔細地體會體會,讀了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開始吧。
生讀課文。
師:你知道了什么呢?
生:讀了這一段我知道,朱自清認為他的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
生:朱自清很疑惑是不是有人偷了時間還是時間就逃走了。
師:是啊,剛才有個同學說這篇文章問號特別多,我們看看第一段就有幾個?
來,我們來一起讀讀。
生讀問話。(聰明的你告訴我……)
師:他在問誰。
生:他在問自己,把他的心理活動寫出來了。
師:噢,他在問自己,把他的心里話說出來了。還在問誰呢?
生:我覺得他這里有幾層意思,第一層他就想把心里話說出來,第二層是讓讀者發(fā)人深省,考慮一下時間去了哪里,以此喚醒大家對時間的覺醒,讓大家珍惜時間。
師:說得真好,他可能在問自己,也有可能在問別人,也許是在我所有人,也許是在問你,也許是在問他,也許是在問我。你明白他為什么寫這么多問號了嗎?剛才問問題的同學明白了嗎,你來說說。
生:我明白了他寫這么多問話是表達他心里的疑惑,第二他想告訴我們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讓我們珍惜時間。
師:說得真好,誰來讀讀這一段。
指名讀。
。▽W生讀得非常好,聽課老師鼓掌)
師:讓我們?yōu)槟愎恼,我覺得我看到的不是咱們班的一個同學,而是我看到就是朱自清先生站在我們眼前,在尋找失去的時間,謝謝,讀得真好。同學們,那么我們的時間都到哪去了呢,誰來讀一下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生讀第二段,師糾正讀錯的地方。
師:剛才大家提了很多問題,還記得嗎(生:記得)這樣,我們再輕輕地讀讀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能解決哪一個問題,一會兒把你的智慧說出來,讓大家都變得智慧起來?
生讀第二自然段。
師:來交流交流吧。
生:我想解決剛才有個同學說不明白為什么朱自清說他的生活沒有聲音沒有影子。我覺得朱自清不是說他的生活不多彩的,他是說時間過得非常地快,讓人幾乎是感覺不到它已經過去了很多很多年,或者很多很多天。
師:他覺得時間在不經意間溜走,所以他說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問一下,你多大了。
生:十一歲。
師:我們過去了多少日子,四千左右日子了,對嗎?我們中國人的壽命平均也就是七十歲左右,現在你們的人生已經走過了七分之一,你感覺到了嗎?
生:沒有。
師:是的,我們的日子也是沒有聲音沒有影子,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溜走了。這個問題誰提的,你理解了嗎?
生點頭。
師:好,接著來解決。
生:他說“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卻乎是漸漸空虛了”我覺得他并不是指他沒有留下任何痕跡,而是說給了他這么多時間,過一天少一天。說他的手空虛了,沒有留下什么東西,而是說時間慢慢從他手里溜走了。
師:溜走了多少日子。
生:溜走八千多個日子了,他是說日子溜走了,并不是說沒有在世上留下什么東西。
師:誰提的這個問題,明白了嗎?
生點頭。
師:還有誰想補充?
生:不是說他手空虛,而是說他自己所擁有的時間一點點快沒有了。
師:他感覺屬于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所以感覺手卻乎空虛了。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呢?
生:“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我覺得這個他們指的是時間,是說他們給了朱自清多少時間。
師:也就是說,你的理解是童話中的時間老人,是嗎?
生:是。
師:非常好。我相信理解了這段話之后,咱們讀這段話會更有味道?想讀嗎?
指名讀課文。
師:請坐下“我不知道他們給我了多少日子,但我的手卻……”我感覺到同學們都在跟我一起讀。都喜歡這段話是嗎?這樣吧,我們來把這段話背下來,行不行,來,一分鐘,開始。
生背課文。
師:我們一起來背一下,不會背的可以光明正大的看著課文。
師生合背課文。
師:那么我們的時間是怎樣一點一滴從我們身邊溜走了呢,溜得那樣無聲無息,溜得讓我們頭涔涔而淚潸潸了呢?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描寫得很好。剛才有個同學想探究一下文章第三段的寫法,就請我們默讀一下第三段,看看第三段怎樣寫出了日子的來去匆匆?
指名讀。
出示:于是……
師:我們都讀一讀這幾個句子,體會一下這幾個句子哪些地方寫得好,為什么好,一會我們交流交流。
生自由讀。
師:來交流交流,你覺得哪兒寫得特別好。
生:“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蔽易プ 翱纭焙汀帮w”我覺得朱自清用這兩個動詞說出了時間的飛逝,過得特別快。朱自清把時間擬人化了,
師:時間本來看不見摸不著,可是讀了這兩句話感覺怎么樣?
生:感覺朱自清把它擬人化了。
師:噢,把時間當成人了。
生:我喜歡“他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這名話寫得好在朱自清已經認識到時間的匆匆,但是他怎么想讓時間走得慢一點都是無濟于事的。這名話非常形象的體現出間是不可能留住的。
師:是的,你再遮挽也留不住匆匆流去的光陰。
生:我抓住的是“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中匆匆過去”通過這句話我了解到,時間不會放過你做任何一件事的時候,時間就算在你吃飯的時候都會從你身邊匆匆溜走。
師:對,時間是非常無情的。
生:我覺得朱自清的寫法很巧妙,他并沒有說時間特別珍貴,我們要好好愛情時間,而是用從身邊跨過從腳邊飛過來告訴我們時間過得真是特別快,我們應該好好珍惜。
師:你也特別棒,說得特別好。
生:他先說“從凝然的雙眼……”說到從雙眼前過去,可以把遮挽時的情景和前面聯系,然后時間又過去了,他說我掩著面嘆息,這也是,他為什么嘆息呢,因為前面說時間從水盆過去從飯碗中過去,你一嘆息,時間又從嘆息中閃過,朱自清先生寫出了時間無時不刻地不從我們身邊溜走。
師:棒極了,他有一個詞用得很好,時間無時不刻地不從我們身邊溜走。作者抓住了哪些小事來寫。
生:他抓住了吃飯的時候,洗手的時候,睡覺的時候,嘆息的時候,遮挽的時候。
師:現在你體會到了嗎?這段話為什么寫得這么好,作者的巧妙在哪?我記得這個問題是你提的,明白了嗎?來,跟大家總結一下。
生:把時間擬人化了,感覺時間時時刻從你身邊流走,而且從身邊的小事提醒你時間在時時刻刻消失。
師:說得真棒,朱自清就是抓住這些生活中的小事,賦予時間以生命,把它當作一個有生命的東西來寫,才讓我們感覺到是那么的生動那么的具體,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感覺到時間的——
生:來去匆匆。
師:非常好,誰再來讀讀這段,讓我們再次品味時間的來去匆匆。
指名讀。
全班齊讀。
師:你的時間是怎樣從你的身邊一點一滴溜走的,能不能學著朱自清先生這樣的寫法,也抓住你身邊的小事,也賦予時間以生命,讓我們感覺一下時間是怎樣從你們身邊溜走的。我看一看誰寫的最有朱自清先生的風格。
生自由寫。
匯報交流。
生:放風箏時,時間隨著風箏線的斷裂飄走,我哭喊著讓風箏回來,可是它已經遠去不再回來了;寫字時,時間隨著紙上的墨水印過去,我用涂改液把它擦凈,但是紙上依然留著白色的印跡。
師:我請你再讀一遍,聲音響亮地讀一遍,我覺得你寫得真好。
生再讀。
師:紙上留著印跡,但是我們的時間怎么樣?
生:一去不復返了。
師:好,接著來。
生:上課時,日子從我專注的眼神里過去;寫作業(yè)時,日子便從我的筆尖涌出,從紙上飛過了。
師:寫得多好啊,多有朱自清先生的風格
生:看書時,時間隨著翻書的聲音飛走,思考時,時間伴著大腦的運轉過去,一個人寂寞時,時間伴著朋友離去的腳步溜走了。
師:多么形象的比喻。
生:在玩鬧的時候,時間從歡樂的叫喊聲中奔去,在散步的時候,時間從思緒中離去。
生:談天的時候,日子從歡聲笑語中過去,看書時,時間從凝然的雙眸中過去。
師:是呀,同學們,我們的日子就是這樣悄無聲息的流走了,從我們身邊一點一滴的溜走了。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想請同學們把前三個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我還是請你讀吧,我覺得你讀得特別好,讓大家再感受感受,咱們同學可以和著他一起讀。
生讀。
生齊讀課文。
師:同學們謝謝大家。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前三個自然段,不僅讀懂了課文,還讀好了課文,還解決了同學們開課之初許多不懂的問題,探究了朱自清先生的一些寫法,還有一些問題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匆匆》教學實錄4
一、教材簡析:
《匆匆》是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四單元講讀課文。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是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匆匆》是現代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可奈何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課文語言豐富,含義深刻,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寫得生動形象,是本單元閱讀訓練重點——從課文內容想開去的首篇課文。
二、教學理念:
根據課標精神,本課的學習活動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重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力求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課文,在朗讀中感悟真情,在積累中提高素養(yǎng)。
設計特色感悟品析積累運用
三、教學準備:
VCD、
四、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四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品讀來賞析語言文字的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流程:
。ㄒ唬┩ㄗx全文,整體感知
1、談話激情,導入課文
2、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讓學生自己讀,讀單元提示,明確本文在單元中的位置,再通讀課文,了解課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這篇文章作者要告訴我們什么”,要求學生認真、全面地讀課文,讓學生先進行充分的讀書活動,讀后開始發(fā)言。
。ā巴ㄗx全文,整體感知”,引導學生進行初讀感悟,并進行教學信息的反饋,以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讀書情況,既達到了整體感知的目的,又有的放矢地激發(fā)了學生深層次賞讀課文的興趣。)
(二)品讀、賞析、讀中悟情
1、教師:《匆匆》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作者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形象生動地描述下來,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文章中有很多語句值得我們品析和深思。
2、請同學們認真研讀課文,找出含義深刻的或自己喜歡的句子,向同學說說你的理解和感受。
3、學生讀課文,進行圈、點、勾、畫并準備發(fā)言。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話題,話題輻射全文,通過以說代講、以讀促講來學習課文,既突破重點和難點,又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但這一話題有一定難度,教師應加以引導點撥。)
教師從以下幾方面引導:
。1)品讀疊詞和短句的妙用。如疊詞的應用,“匆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赤裸裸”、“輕輕悄悄”、“伶伶俐俐”,這些詞用得巧妙,細致入微地刻畫時間的蹤跡,表達作者的無奈之情!叭サ谋M管去了,來著盡管來著;去來的時間又是怎樣的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這些句子都是短句,簡樸、輕靈,讀起來令人感到格外的輕巧、婉轉,越讀越愛讀。
(2)品讀各種修辭手法寄寓的含義。排比:“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寫出了時間的流逝;擬人:“時間能‘跨’能‘飛’”,讀起來倍感親切。說過去的日子“如輕煙”、“如薄霧”、“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這是用了比喻的手法,借此寫出時光匆匆,表達作者無奈惋惜以及要珍惜時間的心態(tài)。
。3)品讀文中精彩句段。“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這個排比句具體寫出了日子是怎樣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模仿排比句式,說出你的日子在生活中是怎樣流逝的,以此來進行聽、讀、說、寫的訓練。“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引導學生注意這個前后照應的設問句,體會它的好處,引導學生去思考:作者回答這個問題了嗎?從哪里看出來的?
。4)引導學生重視文章的表達方法與內容的關系。文章第一段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理解時僅僅讓學生知道運用對比手法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到對比手法的運用恰當地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飛逝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留戀之情。燕子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有再青的時候,桃花有再開的時候,惟有時光不再,去了,就一去無回。作者通過鮮明的對比把這種情感表達得自然、貼切、耐人尋味,喚起了讀者的共鳴,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5)注重引導學生在品析過程中誦讀文章,力求達到“讀讀品品,品品讀讀”的教學氛圍。
。ā耙宰x促講,以說代講”,促進了學生感悟,培養(yǎng)了語感。既避免了“滿堂問”的現象,又使教學產生了“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果。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ㄈ┱b讀、積累優(yōu)美句子
1、這篇文章精妙的詞語、精美的句子比比皆是,值得我們學習。
2、請同學們根據剛才的品析以及自己的認識,找出文中你認為寫的好的語句,把自己的感情融于朗讀之中,然后記憶,看誰記得多記得快。
3、交流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2)背一背你喜歡的句子。
4、配樂輕聲齊讀
教師隨著文章的情感掌握音樂的音量大小。
。ㄟ@一板塊的設計,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積累語句,通過“找出文章中你認為寫得好的語句”的學習活動,提供學生選擇的機會,以發(fā)揮個性,較好地達成教學目的)
。ㄋ模┭幼x,從課文內容想開去
這一環(huán)節(jié)可安排在課堂內外兩部分。
課內:學生學完課文后,可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對時間的體驗來談談感受,可以從一首詩談起,或從名人名言談起,或從一件事談起,各抒己見。
課外:
(1)引導學生走近朱自清,去讀朱自清的散文,如:《荷塘月色》、《春》、《背影》等,讓學生感受作家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提高寫作能力。
。2)閱讀有關時間寶貴的詩詞、文章、名人名言。
。3)召開讀書報告會。
。ń滩氖菍W生學習語言的資源,但在信息社會中,教材顯然已經不再是學生獲得知識的資源,教師必須積極拓展新的領域,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想開去,從教材向外延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擴大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匆匆》教學實錄5
師:同學們可能都不認識我,我姓薛。有同學姓這個姓嗎?(無人舉手)這個姓很少,所以很珍貴。
。ㄉΓ
師:今天我們學習第課讀題——
生:齊讀課題。
師:預習過課文嗎?你在預習過程中都預習了什么?
生:我把課文讀了三遍。
師:你很自覺,沒有要求,你能自覺地讀3遍。不錯。
生:我先看了預習提示,然后根據預習提示中的問題,去讀課文。
師:能夠根據預習提示有針對性地預習,很好。
生:我把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都想好了。
師:(笑)了不起,答案都想好了,能透露一個給我嗎?
。ㄉΓ
生:不能。
師:還保密呢!你能帶著思考進入課堂,收獲就要比一般同學多。
生:我借助工字典解決了預習中不認識的問題。
師:能借助字典、詞典等工具書來解決預習時遇到的問題,這是會學習的同學。
生:我邊讀邊想有什么問題,想了每一段的段意思。
師:一邊讀一邊想,這是很好的學習習慣。
師:好像還有很多同學搜集了許多名人名言,是你吧。
生:高爾基曾說了一句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
師:這句話記得嗎?能背出來嗎?
生:“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時間。”
師:小結:大部分同學都認真讀了課文,有的根據預習提示進行有針對性地預習;有的帶著問題進入課堂;有的借助工具書解決預習時遇到的問題。這些都是你們在預習時自覺做到的,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堅持這個習慣,你必定受益終生。
師:課文讀了三遍的同學請舉手。
。ㄉ颗e手。)
師:讀了三遍以上的請舉手。
。ㄉ鸁o一人舉手)
師:(笑)你們都統(tǒng)一要求讀三遍啊?
師:讀得怎么樣,你來選擇其中一段讀,我們看看你讀得三遍與他人讀得三遍有什么不同。
師:你來讀第一自然段
師:讀得不錯,很流利。這第二個句子很長,“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讀得很流利,不錯。誰再來讀給我聽聽,也能像他讀得那么流暢嗎?
生讀
師:別急著坐下,考一考,你在讀這一段的時候想些什么?心情有沒有什么變化?
生:(略停一下)這一段中有問句,感情要深厚一些。
師:你注意了這段中有4個問句,感情不同,他注意到了,兩位同學這一段都讀得很好,邊讀邊思考,說明他們讀得很專心投入。
師:誰來讀讀其他的自然段,是不是都像他們一樣認真?
生讀第四小節(jié)(強調“呢”)
眾師笑
師:他讀得很投入,(笑了)因為他的得很沉重。內容可能很沉重,但有些詞語可以讀得比較輕快。誰再來讀一讀這一段?
生讀(依然強調“呢”)
師:比較輕快,很好!但是,你說說看為什么一定要強調“呢”呢?
生:因為作者好像是有問題在問我。
師:誰能不通過強調“呢”來體現這是問句。
生讀得很好。
師:美嗎?想她一樣讀,會給人一種美的感受,一種全新的感受。
生:我來讀最后一小節(jié)。
師:為什么?
生:一來是這一節(jié)很短,二來是這一節(jié)也很重要。
師:我們就請你來讀讀這最重要的一句話。
生讀。
師:他雖只讀了一句話,這卻是課文的靈魂,這個問句的答案文中沒有。正是因為這個問句,使這篇文章成為千古名篇。
生讀第二小節(jié)。
師:你有點憂傷的語調,不錯。
師:你們看第三小節(jié)最長,誰有勇氣來讀讀第三小節(jié)?
生讀
師:這么長的段落,讀得這么流利,看來是真的下了一番工夫。
師:看課題,“匆匆”就是“急急忙忙”的意思,腳步匆匆,吃飯匆匆,洗臉匆匆……課文寫的是什么匆匆?
生齊:時間。
師:先別急著告訴我,請你大聲朗讀全文,文中有一個詞告訴我們:是什么匆匆。
生大聲讀文
師:讀好的請舉手
師:課文有一個詞,寫出了什么“匆匆”?
生:課文寫的是“日子”匆匆。
師:“日子”就是時間,就是時光,意思是一樣的。
師:我們每天都在過日子,往往就這最普通的事情,就容易被忽視。在作者眼中,日子有什么特點?到底是怎樣的?請你們再認認真真地讀第一自然段,告訴我日子有什么特點?好嗎?
生讀文
生:我覺的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日子是一去不復返的。
師:這是日子最大的一個特點(板書:一去不復返)
師:你再看一看,這段話中還能看出日子有什么特點?
生木然
師:(強調這句話: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里呢?)從這句話中又能看出日子有什么特點?
生:這是作者的想象(不入題)
師:日子能偷嗎?能藏嗎?又到哪里去了呢?不知道,日子無影無蹤(板書:無影無蹤)
我們齊讀這句話。
生讀
師:聽我來讀。……一起再來讀。
生齊讀
師:作者沒有直接寫了日子一去不復返,而是寫這一句:“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蔽覀円黄饋碜x一讀。
師:老師這樣排列,你能看出什么特點?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生:這是排比句。
師:你注意了句式的特點,除了排比句,在內容上有什么發(fā)現?
生:前面都是講了什么事物去了,后面都講這個事物又回來了。
師:你講得很好。無論是燕子,楊柳,還是桃花,他們去了,都能再回來。那叫失而復得。
你來讀一讀。
師:你注意到了這三樣事物去了可以再來,他們都會在時間上留下痕跡。
師:日子去了也應該是可以回來的。
生:不可以
師:日子與桃花、燕子、楊柳比有什么不同?
生:日子一去不復返。
師:作者為什么還這樣寫?
生:作者為了突出時間的一去不復返。
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生:他很渴望時間回來。
師:是啊,他很留戀。(板書:留戀)
生:他很無奈
師板書:無奈
師:讀書后能知道作者為什么這樣寫,蘊涵了怎樣的感情,這叫會讀書。
請大家把那種留戀、無奈、悵然若失的感覺讀出來。
生自由練讀
師:我相信,此刻你再來讀這一段,感覺就不一樣了。
指名讀
師:不錯,體會到、感受到的都包含在讀書中,拿起書,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
師:課文一開始提出一個問題,也告訴我們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無影無蹤的。但在作者筆下,日子是匆匆的,能看得到,摸得著的,感覺得到的。日子的影子是怎樣的?
請你們讀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日子的樣子。
師:日子是有樣子的,找到了嗎?
生:沒有
師:再讀讀,找找日子的樣子。
師:找不到沒有關系,你去讀讀第三自然段,日子是什么形象?找找。
日子的影子在哪里?是什么樣的?
生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師:日子是什么樣子的?
生搖頭
師:找不到沒關系,請你接著讀第4自然段,(眾師笑)讀了這一段如果再找不到,那就真得糟糕了。
生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師:這一段中,你找到的日子的樣子是怎樣的?
眾生舉手
師:把你找到的句子畫下來。
師:請畫出來的舉手。
師:請你往上看,第2、3自然段中,日子的影子在哪里?請你畫下來,一定能找得到?
師:現在都找到的請舉手。
大部分學生舉手
師:請大家讀讀3、4自然段,發(fā)現在作者筆下,日子、時間、光陰是能看得見的,是形象的。
誰來讀一讀。
生:像針尖上的一滴水……
師:這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有聲音嗎?有影子嗎?
生再讀
師:現在你能看到八千多日子的影子嗎?
生:就像針尖上的一滴水。
師:有多大?
生:一點點
師:也就是說,八千多日子就像針尖上的一滴水,你經歷了只不過半滴水都不到。你有什么感覺?
生:……
師:你們算算,八千多日子相當于多少年?
生:24年
師:作者寫這篇文章時,24歲。你讀到這個句子時(板書:八千多日子像針尖上的一滴水)
你能感覺到、能摸得到嗎?你讀了這個句子,有什么體會?
生:日子太容易被人忽視了。
生:時間太短暫了。
師:時間很珍貴,你一生有幾個八千多日子?那僅僅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你有什么感受?
生:時間太珍貴了
師:因為少,所以珍貴,我們再來讀讀這個句話。
生齊讀
師:八千多日子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是有限的,人一生只有幾個八千多日子,只有幾滴水一樣短暫,(板書:短暫)屬于你的時間就像一滴水,你現在連一滴水都不夠。人的生命在時光的大海里,可以忽略不記,是那樣的渺小,想到這里,所以作者“頭涔涔,淚潸潸了”
師:你明白嗎?
生:一直以來,我們認為時間是用不完的,沒想到,你的生命是短暫的,是有結束的那一天的,所以作者“頭涔涔,淚潸潸了”。
師:你還怎么認為?
生:他浪費了一些時間,這二十幾年里,他沒有做什么有成就的事情,所以他“頭涔涔,淚潸潸了”
師:是啊,當他突然發(fā)現時間已經過去時,很難受,你有過這種感受嗎?作者驀然地發(fā)現八千多個日子已經過去了,你們13年已經過去了,我們齊讀……
生讀……
師: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有聲音嗎?聽不見。有影子嗎?看得見嗎?為什么?
生:因為人們忽視了時間
師:讀到這里,你不要急于回答,讀第四自然段,你對這個問題會有更深刻地理解。
生讀
薛法根課后報告
薛法根報告
這篇課文,我是備得很倉促,備課的重要理念是:“生活有真愛,細節(jié)有真情。”這種愛是體現在每一個細節(jié)當中的,需要孩子用心閱讀,用心感受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罢Z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
一、語文課必須是語文的
也就是要將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作為核心目標,這是非常科學、全面的,但是我們忽視了“語言文字的訓練”我們的語文課會走樣,會變異。我們看到的各種各樣的課堂都有,合作的、探究的,這些活動的主要內容都離不開語言的學習。我們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應該圍繞“語言訓練”的詞語。
這篇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聽寫詞語”,你所聽寫的詞語是有目的的,是要同學積累、歸類。要引導我們的學生,成為我們學生自己的語言。“詩意”這個詞語是非常時尚的詞語,可惜學生沒有用起來。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提示閱讀方法,關注細節(jié),感受語言。關注這篇課文當中,人物的動作、語言,讓我們的學生更重要的是課文中的語言,從語言中品味出蘊含的感情,透過字詞感受語言。這篇課文中的詞語很多,學生交流的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第八自然段中“爸爸直奔醫(yī)院”,這是多音字,這個“奔”字,能看出爸爸和媽媽心心相印,還有“叮囑”這個詞語,這個叮囑可以看出,爸爸對媽媽的話語中所提出的喜歡的一種關注程度。這篇文章中還有很多詞語是值得學生細細品味和感受的。
為什么要在課堂上要取舍呢?應該說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能力、發(fā)現的能力是我們著力要培養(yǎng)的目標。學生的潛能是無窮的,我們有了這樣一個前提,我們就……在某種程度上,今天學生的發(fā)言是非常精彩的,讓更加經典的語言讓我們的學生來表達,不但能體現他們在思想上長進,還能看出他們在語文上的發(fā)展。
交流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評點是非常重要的。你要肯定他,你要充分地肯定他,不足的地方要指出,要加以完善,我注意引導。聯系自己的體驗進行理解,聯系我們學習過的知識,聯系前文和后文進行思考。這些同學是會讀書、會學習的。學生的發(fā)言,如果老師不評點,你一點撥之后,他就會傾聽,他就會學習。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重點的引導,在這篇課文中,第九自然段,要引起學生的注意,體現愛如茉莉的畫面,這個段落只能通過朗讀來進一步地感受。(我有三個不講,一個學生讀懂的不講,點撥一下學生就能讀懂的不講,你點撥了學生也不懂的,不講)
文章中還有一段景物的描寫,有特殊的含義,這是有情有意的景物描寫,要讓學生體會到這里的景物描寫是有內涵,有感情的。這是培養(yǎng)學生的一種理解,一種語感的培養(yǎng)。
還有一處是“愛如茉莉,愛如茉莉。”我們學生有各種各樣的理解,有的是多的,有的是比較幼稚的。有的學生回答的很好,第一個是懂了,以前不懂得到這句愛如茉莉,后一個是強調,強調有的愛如玫瑰轟轟烈烈,也有的愛是平平淡淡的。其他的地方學生就讀懂了,有的理解得深,有的理解得淺。我有的觀點,有的學生就是有學習語文的天賦的。我們整個教學都是應該圍繞語言文字的。愛如什么?后面的話很重要,愛的理解、愛的比方是不一樣的。
本來我還有一個作業(yè),愛如什么,你能不能寫一個故事。我們的課堂就是要著力讓大家發(fā)展語言,提高語言素養(yǎng)。我們是語文老師。
二、語文課要簡單的、樸實的
語文課都要是簡單的,樸實的,不管是老師的、學生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規(guī)范的語文訓練。課堂上對于某些特殊的學生一定要給足時間。讀書要細心、要掌握方法。
我追求的課堂是不要花言巧語、不要甜言蜜語,課堂應該是安安靜靜的,更重要的是給學生讀書,去體會語言文字。一直激動下去,學生遲早要精神衰弱。安靜地學習,才能融進他的心靈里面去的,上課要樸素一點。
上課不要用過多的教學媒體,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現在的課都是用眼睛看,用肢體表演,沒有用頭腦的。課堂上要有一點深度,語文課要上得深刻一點,如果我們的語文課不追求深刻,沒有深刻的語文課是沒有厚度的,沒有分量的,是不能促進學生發(fā)展的。
薛特舉了一個低年級教學《畫》的例子,說十分鐘可以把這篇課文上完,就是通過猜謎的方式進行。讀一讀,說說看,背一背,根本不需要一節(jié)課的時間。
語文課要簡單,語文是什么?課文是什么?要把握她的本質,需要深刻的簡單,需要老師要有深刻的底蘊的,老師千萬不能把簡單的搞復雜,老師要付出自己的教學智慧。沒有廣播的閱讀,沒有底蘊吸引學生,是不行的。老師的語言缺少思想,缺少個性,也吸引不了學生。
為什么學生不聽你,你講的東西,學生都懂了,你的語言不吸引人,F在的學生比學生懂得多了。課課通對學生的影響,老師一定要自己的東西,吸引學生的眼球,我們的語文課要有思想的魅力。
《匆匆》教學實錄6
一、師生談話,揭示課題
師:上節(jié)課我們共同認識了一位文思橫溢的作家,他就是──
生:齊說朱自清先生。
師:對了,他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一生的作品語言洗練,文筆秀麗,感情真切。今天,讓我們再來拜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板書:匆匆朱自清)
二、整體感知,帶入情境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都進行了充分地朗讀,誰有信心讀好課文?
生:(紛紛舉手)一位男生站起來讀課文。(配上音樂)
師:你動情地朗讀仿佛把我們帶入那飛逝的歲月中。
師:請同學回憶上節(jié)課的內容并談談聽了這篇散文,給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生甲:讀完課文后我最深的感受是覺得時間過得真是太快了,我們要珍惜時間。
生乙:我覺得作者感到時間每天都從身邊匆匆過去有些后悔!
師:太好了,你們讀書很深入,繼續(xù)努力。
三、明確目標,感悟語言
上節(jié)課大家都畫下含義深刻的和自己喜歡的句子,交流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那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細細品讀作者的語言,看看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日子的來去匆匆。大家打開書在小組里再重點讀讀說說那些喜歡的句子,初步領悟作者是怎樣寫的。
生:分組讀句子并說一說。(師巡視)
師:我們開始匯報,
生甲:我喜歡的是第二自然段中的這段話:“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從我手里溜去;像針尖……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生讀句子,屏幕出示這段話。)
生甲:作者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時間的樣子寫具體。
師:大家看作者就是這樣把本來無形的時間寫得有形了。
生乙:我還從“溜”字可以看出過去的日子無聲無息地走了,走得無影無蹤。
師:你真會學習。你看僅一個“溜”字就寫出了時間就這樣的`悄無聲息不知不覺地去了,讓我們感傷,讓我們思考。
生丙:我從這句話讀懂了作者非常惋惜,非常感慨。(板書:惋惜、感慨……)
師:你能讀出這種惋惜、感慨之情嗎?(生動情地讀)其他同學我們也像他一樣試著讀讀。
師:我想試試,行嗎?(師讀)老師讀的怎么樣?你們評評。
生:我覺得老師讀得很好,讀出了對時間流逝的感傷和惋惜之情。
師:謝謝同學們地鼓勵。相信你們會讀得更好,自己先練練。
生:自己練習讀。一名學生站起來有感情地讀。
師:喜歡這些句子嗎?(喜歡)用自己的方式記下來。
生:自己背。
師:記下來的同學站起來,我們一起背誦這段話。
生:紛紛起立。
(師背誦: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生接著背誦。)
師:剛剛我們讀過的這些都是在寫哪段時間?(生齊說過去的時間)(板書:過去)是啊,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眼前的日子又是如何的匆匆呢?同學們接著匯報。
生:我喜歡第三自然段的這句話:“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屏幕出示句子)作者用了擬人的手法,把日子過得快寫出來了。
師:此時作者在自責,責怪自己在那些日子里糊涂地過日子,而時間又是怎樣地一天與我相伴,親密無間呢?我們接著說。
生甲:我喜歡這段話:“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從我腳邊飛去了!蔽殷w會到作者用了排比句,寫出一天的時間很快從身邊過去了。
生乙:我從這段話中的詞語“跨”和“飛”體會到時間過得這樣輕而易舉。
師:是啊,從“跨”和“飛”兩個詞語中我們就感受到時間就是這樣輕巧地在不經意中溜去了。此時我又是怎樣的感受呢
生甲:此時我只有嘆息了。
生乙:此時我很無奈。(板書:無奈、嘆息……)
師:我們就帶著這種感情讀好這段話。請一位同學咱倆合作來讀,誰愿意?大家認真聽看有沒有新的發(fā)現。(學生爭先恐后舉手,師讀前部分,生讀后部分。)
生:我發(fā)現作者寫的都是身邊的事,而且是很平常的事,時間就是這樣從我們身邊不經意的匆匆而去的。
師:是的,作者就是用這樣的順序來寫的,我們也按照這樣的順序記一記這段話。
(生看著屏幕練習背誦。)
誰記下來了?(一名男生站起來背誦。)
生:我還從這句話也看出時間過得很快(讀句子,屏幕出示)“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边@里的“閃”說明一眨眼的功夫。
師:真的,時間過得太快了!簡直無影無蹤,眨眼間稍縱即逝。你看時間無情地逝去卻一天與我相伴,無情變有情。這一段是寫現在的日子。(板書:現在)
如今的日子眨眼間逝去,面對現實我今后又該怎樣呢?請一位同學讀第四自然段。
生:讀第四自然段。
師:她讀得怎么樣?評一評。
生甲:在這段中作者一連串地發(fā)問,他讀得很好讓人聽后能思索。
生乙:我覺得作者在這段話的最后用了反問句表明自己不能虛度人生,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讀的時候應再加重語氣。我想給大家讀讀。
師:是啊,文章寫的是一個普通的話題──時間。作者從開始就惜時傷時,但不是一傷到底,結尾卻是對未來的一種深深地思索,一種向往與追求。板書:
未來追求、向往……
讓我們再一次讀好這段,引發(fā)自己深深地思考。
生:一名學生配樂動情地讀。
師:時間它來去匆匆,總在人們不經意間流逝,留給人們對它深深地思考。我們齊讀最后一段。
生: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師: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朱自清先生得到答案了嗎?你從中得到答案了嗎?好,同學們回家都收集了珍惜時間的格言和警句我們交流交流。
生:大聲背誦自己積累的警句、格言。
師: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格言,我們讀一讀。(屏幕出示格言)
生:自己讀。五位學生分別讀五句格言。
四、總結全文,練習仿寫
師:古往今來,很多人都感悟到時間的寶貴,同學們當你讀完這篇文章后你想到了什么?
生甲:我想我要倍加珍惜時間,在現在的時間里多學知識將來做個有用的人。
生乙:我想時間過得太快了,我們要抓住大好時光多作些事情!
師:你們說的太好了!其實這正是作者散文語言的魅力,他往往從人人都能感受到的事例中娓娓道來的卻是一種親歷的人生體驗,一種深刻的人生感悟。他告訴我們要珍視在我們身邊流逝的分分秒秒。喜歡這篇散文嗎?喜歡就拿起筆仿照作者描寫日子來去匆匆的寫法寫一段話?梢杂蒙稀啊臅r候……;……的時候……;……的時候……”也可以自己寫。
生:自己練習仿寫。
師:巡視,指導。
生:讀自己寫的一段話。
師:寫的真棒,看來大家這節(jié)課的收獲還真不少!沒寫完的同學回家繼續(xù)寫完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交流。
《匆匆》教學實錄7
一、風趣識記,自然無痕導課
師:同學們,很高興見到你們,在上課前,我先教你們背一首小詩,小詩有三節(jié),每節(jié)有四句,我一次說一節(jié),說完就請你們來背誦,你們敢接受這個考驗聽力、記憶力和勇氣的挑戰(zhàn)嗎?
生:敢!
師:我先來說第一節(jié):“早晨是上眼瞼(肢體語言輔助,示意“瞼”為眼皮),晚上是下眼瞼,兩眼一眨,就是一天!闭l想來背誦?
。ㄒ簧痴b)
師:正確!你不僅有勇氣,還很聰明!誰再來背?
生:早晨是上眼瞼,晚上是下眼瞼,兩眼一閉,就是一天。(眾笑)
師:不是“一閉”,而是“一!,眼睛閉上沒關系,只要還能再睜開就好!請你再背一次。
。ㄉ俦常
師:第二節(jié):“正月是左腳板,臘月是右腳板,兩腳一跨……(學生接:就是一年)”誰能背?
。ㄒ簧痴b)
師:真不錯!現在我來說第三節(jié):“人生如此短暫,人人都是利箭(做射箭動作),在追求的箭靶上,你射中了幾環(huán)?”
。ㄒ簧痴b)
師:這么難背的一節(jié)你都能一次背對,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誰來說說這首小詩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生:時間過得很快。
師: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生:我們應該珍惜時間。
師:把這兩句話連起來說。
生:時間過得很快,我們應該珍惜時間。
師:說得對!現在就讓我們來一起有感情地背誦這首小詩,記不住的同學可以看屏幕。(多媒體出示整首詩)
。ㄉR背誦)
【評析:在與學生溝通的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趙老師充分展示了其幽默的語言風貌、機敏的教育智慧與高超的溝通技巧。更可貴的是他把互動交流的內容與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在一起,為下一步教學做好了情感渲染和內容鋪墊。】
二、奇思巧引,連珠妙語解題
師:這首小詩的名字叫做什么?
生:人生。
師:那“人生”"的名字叫做什么?
。ㄉH唬
師:人生的名字叫做遙遠,遙遠的名字叫做等待,等待的名字叫做歲月,歲月的名字叫做——匆匆。(板書:匆匆)
【評析:交流環(huán)節(jié)與課堂教學無縫融合!
師:這個字讀什么?(板書:勿)
生:勿。
師:這個字讀什么?(板書:匆)
生:匆。
師:這兩個字的字形就差這么一點,同學們寫“匆”字時,請勿匆忙,這一長點要貫穿兩撇。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生:(齊)匆匆。
師:春去秋來,季節(jié)是匆匆的;踏上行程,腳步是匆匆的;斗轉星移,歲月是匆匆的。
三、限時速記,了解作者背景
師:這次又是哪位作家以“匆匆”為題寫了這篇文章呢?
生:朱自清。
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位作家(多媒體出示朱自清的簡介),我只給同學們30秒的時間,請你們仔細閱讀,快速記憶。(學生在鐘表滴答滴答的倒計時背景中快速記憶)
師:時間到!30秒匆匆而過。誰來說說你記住了哪些內容?
生1:朱自清原名朱自華。
生2:他的散文語言簡練。
生3:他的.代表作有《荷塘月色》。
【評析:倒計時的設計使學生沉浸于緊張的氛圍中,初步直觀地感受到時間片刻不!按掖摇钡奶刭|,緊迫感油然而生!按掖摇倍值纳钜庖沧匀欢坏赜蓵孀哌M了現實!
四、初讀全文,按需識寫字詞
師:同學們記得又快又準!朱自清匆匆的一生只走過了短暫的50年,現在就讓我們走進他的這篇《匆匆》。請大家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生讀課文)
師:你認為哪些句子不容易讀順或者是不好理解需要提醒大家一下?
生:“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師: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句子。
(生齊讀)
師:“涔”和“潸”都是什么偏旁?
生:“三點水”旁。
師:那說明“涔”和“潸”都和什么有關?
生:和水有關。
師:那“頭涔涔而淚潸潸了”的意思就是——
生:頭上的汗水和眼里的淚水一起向下流的樣子。
師:整句話的意思就是——
生:我禁不住頭上的汗和眼里的淚一起流了下來。
師:很好!還有哪句不好讀?
生:“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
師:什么叫“挪移”?
生:移動。
師:那么我們能說馬路上飛馳的汽車在挪移嗎?
生:不能。
師:“挪移”在這里的意思是——
生:慢慢地移動。
師:說對了!現在請同學們觀察這個“挪”字,怎樣才能把它寫得正確、美觀呢?可以在方格中先試寫兩個。(生寫字)
師:請同學們注意書寫姿勢,要做到頭正、背直、腳平。
師:說說你寫“挪”字時注意了什么?是怎樣寫美觀的?
生:寫這個字的時候上下不平齊,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同樣寬。
師:觀察得很仔細,請同學們按照他說的方法再寫兩個。
。ㄉ鷮懽郑
師:還有哪句不好讀需要提醒大家?
生:“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
師:“蒸”就是——
生:蒸發(fā)。
師:“融”就是——
生:融化。
師:“蒸融”就是——
生:蒸發(fā)融化。
師:什么被蒸發(fā)融化了?
生:過去的日子,像輕煙一樣被蒸發(fā)融化了。
師:對!同學們再看這個“蒸”字,你們先在方格里試寫一下。想一想,寫的時候應該格外注意哪一筆呢?
生:應該注意“四點底”上面的那個短橫,不要落下。
師:說得好!請同學們在方格里再寫兩個“蒸”字,同時還要注意“草字頭”與“四點底”要寫得同樣寬。
。ㄉ鷮懽郑
【評析:從怎樣把難句子讀順的指導到對生字新詞的釋疑,再到對寫字的訓練,學生完全是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有針對性地高效學習!
五、了解文體,明確品悟方法
師:同學們,我們學會了生字新詞,又讀通了句子,現在回想一下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究竟在寫什么“匆匆”?
生:時間的流逝是匆匆的。
師:回答得非常好!有人知道這篇文章是什么體裁嗎?
生:散文。
師:散文,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形式松散,但所表達的主旨卻不散的文體,這也是散文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叫“形散而神不散”!
師:面對這樣一篇寫于90年前的抒情散文,你們有什么辦法讀懂它嗎?
生:可以仔細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師:說得非常好!我們可以一邊品味作者表達的情感,一邊感悟文章蘊含的道理。ò鍟浩非槲蚶恚
師:請同學們看“品讀助手”(出示“品讀助手”),誰來為大家讀一讀?
生:(讀)1.找出描寫時間匆匆流逝的詞、句,仔細讀一讀。2.從這些詞、句中你品味出了什么?在書上批注。3.把你的感受與同學們交流、分享,用朗讀展示。
師:這里的“什么”,既可以是你品味出的情感、感悟出的道理,也可以是你發(fā)現的文章的表達方法、修辭手法。你可以把這些發(fā)現簡單地寫在課文旁邊,也可以概括成詞或短語寫在黑板上。給大家5分鐘時間,要求真讀、真想、真思考,不裝樣子。
。ㄉx課文,一生板書:惋惜 悲傷 無奈 時間一去不復返 珍惜時光)
。◣熜〗Y板書,略)
【評析:“品讀助手”與板書的運用,對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情感、梳理課文的脈絡、習得寫作的方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六、感悟寫法,省時高效巧背
師:其他同學也有收獲嗎?
生:有!
師:那大家分享一下吧。我們尊重作者的寫作順序,誰先和大家交流一下第1自然段?
生:“燕子去了……一去不復返呢?”燕子、楊柳、桃花都可以再次輪回,只有時間不能。作者用排比的句式強調了這一點。
師:你的感悟真深刻,排比句式的確強調了這種對比。在能夠再次輪回的事物中,作者先寫了……又寫了……再寫了……(屏幕出示關鍵詞)你能根據這些提示試著把這段優(yōu)美的語言背下來嗎?
。ㄉ鶕聊惶崾颈痴b第l自然段)
師:為什么你能如此迅速地背出這一自然段呢?
生:因為記住了這個排比句式。
師:看來,文章中的特殊句式可以幫助我們記憶和背誦,大家學會這種背誦方法了嗎?
生:學會了!
【評析:本文的課后習題中有背誦課文的要求。教師不只關注到了這一點,更從關注過程、教給方法、培養(yǎng)語感入手,讓學生在課堂上實現了對第一
自然段的背誦!
七、品詞析旬,融情入境朗讀
師:正所謂“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那么接下來,作者又是怎樣表達自己怎樣的情感的呢?誰來和大家交流一下第2自然段?
生:“在默默里算著……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边@是一個比喻句,表達出了作者因為留不住時間而感到非常傷心。
師:這句中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生:把“日子”比喻成了“一滴水”。
師:那么又是多少日子和什么樣的一滴水呢?
生:“八千多日子”和“針尖上的一滴水”。
師:(多媒體出示針尖上的一滴水)這就是針尖上的一滴水,你覺得這八千多日子留得住嗎?
生:留不。
師:如果這滴水滴在這樣波濤洶涌的大海里,還能聽見聲,看見影嗎?(播放一滴水滴到大海里的視頻)
生:不能!
師:這個比喻形象、恰當嗎?
生:形象、恰當。
。◣煼蹲x第2自然段)
。ㄉR讀第2自然段)
【評析:總長不超過30秒的兩段視頻的恰當運用,把學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八、連句成詩,凸顯語言運用
師:“去的盡管去了……怎樣地匆匆呢?”誰來和大家交流一下第3自然段?
生:“洗手的時候……雙眼前過去”讓我覺得無論我們做什么,時間都會匆匆地劃過。
師:這樣的事也發(fā)生在你們身上嗎?你們能用這樣的句式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句話嗎?也可以根據這些提示來說話。
師:請同學們把剛才說的連成完整的一句話。我們來作一首小詩!
生:寫字的時候,日子從筆尖上過去,歲月是匆匆的。
玩耍的時候,日子從嬉笑中過去,回音是匆匆的。
奮斗的時候,日子從汗水中過去,成長是匆匆的。
閱讀的時候,日子從思考中過去,時間是匆匆的。
師:寫詩難嗎?
生:不難!
師:只要我們聯系生活實際,體會作者表達感悟的不同方法,就能學好語文,這也是本單元我們學習的重點!
【評析:運用課文的句式“ 的時候,日子從 過去, 是匆匆的”,聯系生活實際訓練學生說一段完整優(yōu)美的話,再把學生自創(chuàng)的句子連成一首精美的小詩,這樣的教學設計體現了一種不拘一格的教育智慧!
九、止于追問,親歷時光匆匆
師:課文學到這里,我們不禁會想,面對時間的匆匆流逝,我們能做的,難道只是匆匆嗎?只是徘徊嗎?面對作者在第4、5兩個自然段中一連提出的7個問題,我們又應該怎樣作答呢?這些,只能留待我們下節(jié)課去繼續(xù)探尋答案了。因為,時光如流水啊!
師:(多媒體出示以瀑布為背景的巨大的鐘表畫面)請同學們看著我的表一分鐘!在公元20 1 2年11月14日下午5點前的一分鐘,我曾和你們在一起,因為你們,我會記得這一分鐘,從這一刻起,咱們就是一分鐘的朋友!這是事實,你改變不了,因為它已經完成了,因為時光就是這樣的——匆匆!
【評析:屏幕上傾瀉的瀑布伴著一分一秒從不停歇的時鐘再次詮釋了“時光如流水”的真意。意境之美,妙不可言!
《匆匆》教學實錄8
一、解題導入
師:(板書課題)今天咱們學習一篇文章,題目叫《匆匆》,注意寫的時候不要匆匆忙忙而忘記了中間這個長點,請大家齊讀課題。
。ㄉR讀課題)
師:這篇課文講的是什么匆匆呢?
生:講的是時間在匆匆流逝。
師:你說得真好,小時候你們就知道,時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哪一個作者能夠把它定格在文字中?
生:朱自清。
師:關于他,能簡單地說一句話嗎?
。ㄉ煤喍痰脑捳f朱自清的簡介)
師:來,請看大屏幕,他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語言簡練,情感豐富,被譽為現代散文的典范。他一生刻苦勤勉,共出版著作百余部,代表作有大家熟悉的《荷塘月色》《背影》等等。咱們今天學習的也是一篇非常優(yōu)美的散文。 (板書:散文。)
師:著名作家余秋雨說什么是散文呢?散文就是讀者與作者的悄然對話與共同的思考(板書:對話,思考)。那么,既然是與作者對話,就讓我們先來傾聽吧(板書:傾聽),F在就請同學們欣賞著名藝術家孫道臨朗誦的《匆匆》,注意聽要求,大家拿起筆,一邊聽一邊做記號,在凡是能讓你感受到時間匆匆而逝的地方做上記號?纯凑l最善于傾聽。(播放朗誦音頻)
點評:面對六年級的學生,面對學生第一次接觸“大家”散文,怎么把學生“帶到高速路入口”,讓學生自己在“高速路”上奔馳?何老師牢牢把握“方向盤”——讀書、有思考地讀書,采取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在語言文字中“走幾個來回”,在簡潔的入題、了解作者之后,拎出“散文”、提出“對話”、要求“傾聽”和“思考”,可謂獨出心裁。
二、從文體特征入手,整體把握
師:老師剛才看了一下,我們六年級一班的孩子真善于傾聽,每個孩子幾乎都在課本上做滿了記號,交流一下。
生:我從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中“燕子去了……”這句話小感受到。作者用排比的手法告訴我們時間過得很快。
師:還有哪些地方?一個標點、—個詞、一句話、一段話都可以。
生:“吃飯的時候……過去!
生:我從第二自然段中體會到。(生讀第二自然段)
生:我從問句:“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里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中感受到。
師:你從問句里可以感受出來,你關注了細節(jié),了不起!
生:“我掩著面嘆息,但是……閃過了!
師:還有誰要讀?
生:我想瀆第三自然段。 (生讀第三自然段)
師:還有哪些同學能從別的段落里感受出來?
生:我從第四自然段感受到。
生:我從第五自然段感受到。
生:我從第二自然段。
師: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段段有感覺。你還從哪些字和詞感受出來?
生: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這里的“頭涔涔”和“淚潸潸”給我這樣的感覺。
師:新遇到的詞就能讓你有感受,厲害。
生:我想說第一自然段中三個“再”,能看出大自然萬物的死而復生。
師:抓住細節(jié)處啦,也抓住關鍵處了。不過建議你把“死而復生”改成“失而復得”好不好?掌聲鼓勵,真不簡單。
生:我想說第三自然段的“跨過、飛去”等詞語,可以看出時間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可以感覺出作者對時間的無奈。
生:我想說第一自然段的“逃去如飛”這個詞可以看出時間流逝得飛快。
師:同學們非常了不起,善于傾聽,能聽出這么多道道來。老師發(fā)現你們聽出了散文的特點。能夠讓你有感受的地方遍布全文,但又集中地表達一個意思,就是時間匆匆而過。瞧,這就是散文非常明顯的特點:形散神聚。大家聽出來了,把掌聲送給自己。(鼓掌)
點評:學生聽完之后做什么?何老師很巧妙地把學生的“感受”與文章的`語言文字緊密地聯系起來,說感受讀文章、讀文章說感受;其次,通過老師恰如其分的點撥,讓學生關注到字、詞、句,力求把“感受”落實到具體的語言中,因文生感,而不是空發(fā)議論;第三,巧妙地“騙”學生讀書,多讀、讀好。
三、靜心涵泳,切己體察,品味感悟
。ㄒ唬┓独,多元品讀第一段
師:傾聽之后。我請大家跟著作者—起思考,請大家沉下心來默讀課文,特別關注剛才那些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一邊讀一邊思考,爭取讀懂一到兩處,如果有疑問,也可以整理出來一起交流。這個環(huán)節(jié)老師給大家三到五分鐘,要求大家不裝樣子,真讀。可以拿起筆快速寫下一些批注。
。▽W生默讀課文)
師:好孩子,抬起頭,整整五分鐘匆匆而過,當你經過認真思考之后,我相信你就能讀懂作者要表達的意思,能和作者對活了。我們先以第一自然段為例,你讀懂了什么?
生:我從第一自然段看出作者很羨慕這些能失而復得的花草,它們的時光可以重新再來,而作者心中有無數的問號,為什么自己的時間匆匆而過?
師:是啊,在羨慕之余有無限感慨。你能帶著自己的理解,把自己的情感融人其中讀出來嗎?孩子們注意,如果他能讀出這種感受就給他掌聲。
。ㄉx第一自然段)
師:就這段,還有誰讀出了不一樣的感受?
生:世間萬物都能重新來過,但是時間不可以,作者讓我們好好珍惜時間。
生:從“一去不復返”這個詞我能看出時間不能回來了。
師:這個孩子了不起,他不但讀出了味道,而且還為我們提示了一種讀書方法,抓關鍵詞來感受。請帶著自己的理解,再次為我們讀讀第一自然段。
。ㄉx第一自然段)
師:還有很多孩子想說,但是時間有限,這樣吧,每個孩子帶著自己的理解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各讀各的,讀出各自的理解。
。▽W生自由讀文)
點評:課堂教學面對的是一個個生動活潑的個體、是一個個獨特的“這個”,因此,我的感受不能代替你的理解、他的思考不能代替我的頭腦。何老師在贊許第一位學生的感受之后,立即推進“還有誰讀出了不一樣的感受”,于是,不同的“朱自清”出現了。
(二)輻射全文,放手自學自悟自品。
師:好孩子,真會讀書,當你用心傾聽了作者的對話,和作者一起思考后,你突然發(fā)現,作者在和你對話了,你能聽懂作者要說的話了,這就是一種品讀散文的方法,咱們就來品一品這篇《匆匆》。再給你一分鐘,每個人找準一個點先試著品一品,一分鐘以后咱們再交流。
。ㄉ杂勺x課文)
師:你想品哪段就說哪段。
生:我要品的是第二自然段,我想先讀再談感受。
生:我不知道他給了我多少日子……作者把八千多日子比作一滴水,這個比喻很夸張也很形象,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沒有聲音沒有影子,人不可能做所有事情,所以很惆悵。
師:你姓周,我應該叫你周老師,因為你把我要說的全說啦。你給大家解釋一下,這一滴水有什么特點?
生:很渺小。
師:可在作者看來,這一滴水大得讓他害怕,讓他心痛,周老師,你能讀出來嗎?
。ㄉx)
師:八千多日子就是二十多年,人生有多少個二十多年?所以這滴水非常大。可是盡管再大,也只能怎么滴呢?請讀出相關部分。
。ㄉx)
師:不管是誰,感受到時間這樣流逝,都會害怕,怕得冷汗直冒,熱淚直流,請為我們讀瀆作者的描寫。
生: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師:品得好!請連起來,為我們再讀讀,讓我們也感受一下!
(生讀句子)
點評:《匆匆》有許多含義深刻的句子,如“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睂α昙壍膶W生來說,怎么理解、理解到什么程度?這種“理解”是靠教師分析、講解還是靠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自讀自悟?何老師給我們的答案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自讀自悟,老師只相機點一下,促其提升,如毫不憐惜夸獎、如在關鍵處點一下“這滴水有什么特點”等等。只有學生“自讀自悟”所得,才是真得。
師:這句話也是課后的第二道題要我們重點感受的。就這句話,誰還有別的感受,也為我們讀讀。這一回我們換個方法來讀。請一個孩子帶著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先讀讀,其他孩子聽聽,看看能否聽出文字中蘊含的情感,看看誰是他的知音。
生:“在默默里……淚潸潸!
師:他是善讀者,你們是善聽者,誰是他的知音?
生:我聽出了一種彷徨。
生:我聽出了一種憂傷。
生:我聽出了一種矛盾。
師:你的知音真不少啊。所有愿意做小趙知音的孩子都請起立。小趙來領讀,其他知音們一起跟著讀。
。ㄉx)
生:我想說說第三自然段“洗手的時候……過去!
師:有人說朱自清的散文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在不經意處著濃墨重彩描寫,這段就是個例子。文中列舉的這些事情大家每天都做吧,例如洗手,還有嗎?
生:吃飯,睡覺,發(fā)呆……
師:這些事我們每天都經歷,你的時間也這樣過去了嗎?請向朱自清學語言,學著說幾處。
生:做作業(yè)發(fā)呆時,時間過去。
生:玩游戲時,時間過去。
生:就像這節(jié)課一樣,投入學習的時候時間也過去了。
師:這個時間用得值!
生:在我們看書的時候,時間也過去了。
師:看書可不是浪費時間。讓我們再看看,朱自清筆下的時間可不是這樣的過去,相反,是逃去如飛的,找?guī)讉詞來說說。
生:跨過。
生:閃過。
生:伶伶俐俐。
師:是啊,用詞多么準確,多么形象啊。孩子們,請帶著自己的感受,好好讀讀這段話吧,特別關注那些給你留下感受的詞語。
。▽W生自由讀文)
(三)延伸拓展,引發(fā)思考。
師:一篇文章不是一節(jié)課能品得完的,當你走到人生不同階段,同一篇文章會留給你不同的感受。品讀文章的落腳點應該在哪兒?
生:應該是思考。
師:提出你的思考和疑問。
生:為什么要徘徊呢?
生:作者為什么說他赤裸裸的來到這世界,轉眼間又赤裸裸回去呢?
生:現在又到了哪里呢?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
師:這個問題貫穿始終,這是大家第二節(jié)課思考的內容。
師:在第二節(jié)課上課前還請大家準備以下內容: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句子或段落。2.搜集珍惜時間的詩文、名言警句。3.按照課文后的第3題要求寫幾句話。
總評:
本課的教學過程,體現了“還學于生,突出主體,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理念,反映了課程改革的一個方向。具體有三處明顯表現。
1.課堂的時間,請留給孩子。課堂上,教師的引導應該有一個“度”,很難想象,當孩子還沒有充分地感知課文,就被老師牽著鼻子由一個環(huán)節(jié)奔向另一個環(huán)節(jié),還何談閱讀教學?本節(jié)課,教師給學生大量的讀書時間,從聽讀錄音到感知朗讀,從靜心默讀到個性品讀,做得充分而到位。其中,聽讀錄音用了足足5分鐘,靜心默讀又是5分鐘,讓學生找準一個點再用心讀,又花了1分鐘——40分鐘的一節(jié)課,學生個人的讀書就用了如此多的時間,課堂看上去沉悶得有些“冷”,卻是真正地讓學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葉圣陶語),符合“讓學于學生,還學于學生”的理念。
2.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在品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引導其實只有三處,一是燕去燕回、楊柳枯榮、花謝花開的感慨;二是面對時間如水滴逝去的彷徨與不安;三是日子挪移而自己茫然旋轉的無奈與憂慮。教師由第一處展開,讓學生抓住一個“點”繼續(xù)深入,所有的內容皆由學生引出,再讓學生進一步研討,不再由教師一步一步“牽著”學習,而是順著學生的思路探究,避免了“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3.抓文體特點,顯主體地位!洞掖摇纷鳛橐黄浀涞膬(yōu)美散文,教師教給學生的“與作者的悄然對話與共同的思考”方法,現場運用的“靜心地讀,安靜地想”的批注式閱讀方式,把握住了朱自清散文品讀的關鍵;而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個人的不同感受”,突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
曾幾何時,當公開教學比賽成了教師競技的舞臺,教師在臺上比拼研讀文本是否獨到,教學設計是否精巧,課件制作是否華麗,而將教學的主體——學生,給忽略了。任何脫離開學生的課堂,即使有著以上華麗的“衣裳”,也都是蒼白的。本節(jié)課的教學不做作,不矯情,真正把學生放在了主體的位置,教師充當引導者、交流者的角色,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目的,展現了學生的精彩,因此,課堂也就真正地精彩亮麗起來了。
《匆匆》教學實錄9
一、師生談話,揭示課題
師: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一位文思橫溢的作家,他就是———
生:齊說朱自清先生。
師:對了,他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一生的作品語言洗練,文筆秀麗,感情真切。今天,讓我們再來拜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板書:匆匆朱自清)
二、整體感知,帶入情境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都進行了充沛地朗讀,誰有信心讀好課文?
生:(紛紛舉手)一位男生站起來讀課文。(配上音樂)
師:你動情地朗讀仿佛把我們帶入那飛逝的歲月中。
師:請同學回憶上節(jié)課的內容并談談聽了這篇散文,給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生甲:讀完課文后我最深的感受是覺得時間過得真是太快了,我們要珍惜時間。
生乙:我覺得作者感到時間每天都從身邊匆匆過去有些后悔!
師:太好了,你們讀書很深入,繼續(xù)努力。
三、明確目標,感悟語言
上節(jié)課大家都畫下含義深刻的和自身喜歡的句子,交流了自身的理解和感受。那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細細品讀作者的語言,看看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日子的來去匆匆。大家打開書在小組里再重點讀讀說說那些喜歡的句子,初步領悟作者是怎樣寫的。
生:分組讀句子并說一說。(師巡視)
師:我們開始匯報,
生甲:我喜歡的是第二自然段中的這段話:“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從我手里溜去;像針尖……我不由頭涔涔而淚潸潸了!保ㄉx句子,屏幕出示這段話。)
生甲:作者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時間的樣子寫具體。
師:大家看作者就是這樣把原本無形的時間寫得有形了。
生乙:我還從“溜”字可以看出過去的日子無聲無息地走了,走得無影無蹤。
師:你真會學習。你看僅一個“溜”字就寫出了時間就這樣的悄無聲息不知不覺地去了,讓我們感傷,讓我們考慮。
生丙:我從這句話讀懂了作者非常惋惜,非常感慨。(板書:惋惜、感慨……)
師:你能讀出這種惋惜、感慨之情嗎?(生動情地讀)其他同學我們也像他一樣試著讀讀。
師:我想試試,行嗎?(師讀)老師讀的怎么樣?你們評評。
生:我覺得老師讀得很好,讀出了對時間流逝的感傷和惋惜之情。
師:謝謝同學們地鼓勵。相信你們會讀得更好,自身先練練。
生:自身練習讀。一名學生站起來有感情地讀。
師:喜歡這些句子嗎?(喜歡)用自身的方式記下來。
生:自身背。
師:記下來的同學站起來,我們一起背誦這段話。
生:紛紛起立。(師背誦: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生接著背誦。)
師:剛剛我們讀過的這些都是在寫哪段時間?(生齊說過去的時間)(板書:過去)是啊,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眼前的日子又是如何的匆匆呢?同學們接著匯報。
生:我喜歡第三自然段的這句話:“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保ㄆ聊怀鍪揪渥樱┳髡哂昧藬M人的手法,把日子過得快寫出來了。
師:此時作者在自責,責怪自身在那些日子里糊涂地過日子,而時間又是怎樣地一天與我相伴,親密無間呢?我們接著說。
生甲:我喜歡這段話:“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從我腳邊飛去了!蔽殷w會到作者用了排比句,寫出一天的時間很快從身邊過去了。
生乙:我從這段話中的詞語“跨”和“飛”體會到時間過得這樣輕而易舉。
師:是啊,從“跨”和“飛”兩個詞語中我們就感受到時間就是這樣輕巧地在不經意中溜去了。此時我又是怎樣的感受呢?
生甲:此時我只有嘆息了。
生乙:此時我很無奈。(板書:無奈、嘆息……)
師:我們就帶著這種感情讀好這段話。請一位同學咱倆合作來讀,誰愿意?大家認真聽看有沒有新的發(fā)現。(學生爭先恐后舉手,師讀前局部,生讀后局部。)
生:我發(fā)現作者寫的都是身邊的事,而且是很平常的事,時間就是這樣從我們身邊不經意的匆匆而去的。
師:是的,作者就是用這樣的`順序來寫的,我們也依照這樣的順序記一記這段話。(生看著屏幕練習背誦)
誰記下來了?(一名男生站起來背誦)
生:我還從這句話也看出時間過得很快(讀句子,屏幕出示)“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這里的“閃”說明一眨眼的功夫。
師:真的,時間過得太快了!簡直無影無蹤,眨眼間稍縱即逝。你看時間無情地逝去卻一天與我相伴,無情變有情。這一段是寫現在的日子。(板書:現在)
如今的日子眨眼間逝去,面對實際我今后又該怎樣呢?請一位同學讀第四自然段。
生:讀第四自然段。
師:她讀得怎么樣?評一評。
生甲:在這段中作者一連串地發(fā)問,他讀得很好讓人聽后能思索。
生乙:我覺得作者在這段話的最后用了反問句標明自身不能虛度人生,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讀的時候應再加重語氣。我想給大家讀讀。
師:是啊,文章寫的是一個普通的話題——時間。作者從開始就惜時傷時,但不是一傷到底,結尾卻是對未來的一種深深地思索,一種向往與追求。(板書:未來追求、向往……)讓我們再一次讀好這段,引發(fā)自身深深地考慮。
生:一名學生配樂動情地讀。
師:時間它來去匆匆,總在人們不經意間流逝,留給人們對它深深地考慮。我們齊讀最后一段。
生: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師: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朱自清先生得到答案了嗎?你從中得到答案了嗎?好,同學們回家都收集了珍惜時間的格言和警句我們交流交流。
生:大聲背誦自身積累的警句、格言。
師: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格言,我們讀一讀。(屏幕出示格言)
生:自身讀。五位學生分別讀五句格言。
四、總結全文,練習仿寫
師:古往今來,很多人都感悟到時間的珍貴,同學們當你讀完這篇文章后你想到了什么?
生甲:我想我要倍加珍惜時間,在現在的時間里多學知識將來做個有用的人。
生乙:我想時間過得太快了,我們要抓住大好時光多作些事情!
師:你們說的太好了!其實這正是作者散文語言的魅力,他往往從人人都能感受到的事例中娓娓道來的卻是一種親歷的人生體驗,一種深刻的人生感悟。他告訴我們要珍視在我們身邊流逝的分分秒秒。喜歡這篇散文嗎?喜歡就拿起筆仿照作者描寫日子來去匆匆的寫法寫一段話?梢杂蒙稀啊臅r候……;……的時候……;……的時候……”也可以自身寫。
生:自身練習仿寫。
師:巡視,指導。
生:讀自身寫的一段話。
《匆匆》教學實錄10
一、課前活動:
同學們,前邊老師曾經教同學們唱了一首歌,叫什么名字?(生:《虞美人》)下邊,請同學們演唱一下怎么樣?(好)唱了這首歌,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嗎?(生談)
師:是啊,時光匆匆而過,轉眼間,一切都過去了,一切都發(fā)生了改變。真是“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往事不堪回首:同學們,看來我們得抓住今天,別讓明天垂淚呀!
生甲:老師,人的一生太短暫了。
生乙:我算了一下,我這一生按80歲算,有3萬天左右,我已活了十幾年,已過了四千多天,真是匆匆。
師:說得真好!同學們,你想到了那些時間方面的名言詩詞?
生展示收集的內容,并說出感受。
師:是的,時間總在不知不覺轉眼流逝。80多年前的一位年輕人。也和我們有著同樣的感覺。這個人就是朱自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一篇文章—《匆匆》。(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統(tǒng)攬全文
師:《匆匆》這篇文章是朱自清于1922年寫的,那么,作者在文中究竟寫了什么呢?下面請同學們看一個mtv,大家邊看邊聽邊想:
1、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什么?
2、作者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播放《匆匆》mtv)
討論:1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時間一去不復返。
2、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課件出示)
師:誰能把這句話讀一下嗎?
指導朗讀,生讀。
三、品讀全文
師:作者回答了這個問題嗎?請同學們自由組合自主學習你喜歡的段落,要求:
1、勾畫出文中最美的句子。
2、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反復品讀,并把感受批注書上。
師巡回輔導,聽評品讀。
。ㄒ唬┥劦谝还(jié)的感受:
這段主要說了什么?(時間一去不復返)
你認為那幾句寫的好?好在哪兒?(課件出示: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
討論:作者用了什么樣的寫法?(對比)
用什么和什么對比?(時間和楊柳、桃花、燕子)(課件出示)
師:作者這樣對比說明了什么?(時間過去了,不會再回來。)
師:因此,作者有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在里面?
生:惋惜,無奈。
師:那我們該怎樣讀?你能讀出來嗎?
生讀。反復吟誦。
過渡:作者感到了時間的匆匆,便試圖找回過去的時光。他回首逝去的日子,發(fā)出了無限的感慨。
。ǘ┠氵喜歡哪些段中的哪些句子?為什么?
1、生讀第二小節(jié)中的句子。(出示:再默默里算著……)
師:作者覺察自己已過去了八千多日子。他感覺怎樣?
。^涔涔而淚潸潸)
師:他為什么會這樣?
生:他覺得自己虛度了年華。
師:所以,他心中充滿了……
生:懊悔。
師:那我們應該怎樣讀這一部分?
(出示課件,讀出懊悔的語氣)
師:其實,作者當時已有很大的成就,他對自己要求非常高。請看朱自清的簡介,你對他有什么評價?
出示朱自清簡介,生談體會。
2、過渡:時間真的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正如作者所說,我們的日子就如針尖上的一滴水,在時間的流里,是多么渺小,無聲無息?蓵r間到底是怎樣匆匆流走的呢?作者寫了嗎?
。ㄔ诘谌危
師:那么,這部分該怎樣讀?
生:語氣要輕,著急同時又有些無奈。
師:下面大家自己練習朗讀,也選擇伙伴像朗誦詩一樣的合作讀,咱們一會兒賽好嗎?
。ㄕn件出示“于是……”)
生讀,學生評價,再讀。
3、作者甘心自己的時間就這樣流逝嗎?
。ú桓市模
師:面對逃去如飛的日子你會怎么辦?(抓住它)
作者怎么說的?
。ㄗ髡哂昧撕芏鄦柧鋪矸磫栕约海肓粝乱稽c痕跡,哪怕是游絲樣的痕跡。同時也提醒我們要珍惜時間,不要白白的浪費。)
師:這說明他在對自己進行……
。ǚ此,他問自己: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浚
師:說得真好,我們再來讀一讀,怎么樣?
生讀,再讀。
四、練筆創(chuàng)作,展示才華。
師:這篇文章真是寫的太好了,讓我們體會到了時間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同學們,你們喜歡這篇文章嗎?(喜歡)那好,下面我們來自由的創(chuàng)作:1 模仿你最喜歡的句子寫幾句話。2 用詩文或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3 進行朗讀表演。
學生創(chuàng)作,展示。
五、總結,升華
師:同學們,日出日暮,潮起潮落,歲月就像一條長長的河流,而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只是這一條河流中的一個小小的浪花。我們如何讓這小小的浪花掀起更大的漣漪呢?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同時又是最不公平的,只牢牢抓住它,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才不會給我們的人生留下遺憾。
六、課外積累
讀一讀朱自清的作品。
《匆匆》教學實錄11
[前言]
在上《匆匆》前,一直苦惱!洞掖摇肥橇碌谌龁卧白屨媲樵诠P尖流露”的第1課,本單元是習作單元,單元語文要素:體會課文是怎樣表達情感的;習作要求:選擇合適的內容寫出真情實感。
情感是虛的,時間也是一個很虛的概念,朱自清先生用時間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抒發(fā)內心的愁緒……思考多日,我仍不知如何教才能落實語文要素。直到走進課堂,依舊迷糊。也許是教學相長,又或許是語文老師突然之間的靈感,在課堂中,竟然有意外的收獲,有頓悟的感覺,上得酣暢淋漓。申明:隨堂課,連堂兩節(jié)上完,沒有課件,原生態(tài)。
[實錄]
一、初讀,讀疊詞。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散文,讀課題。
生:匆匆。
師:什么意思?
生:很忙,很快。
師:可為什么你們讀的時候,卻沒有忙和快的煩躁感呢?
生:因為是疊詞。
師:有道理,小孩子就喜歡用疊詞,吃飯說成“吃飯飯”,喝水說成“喝水水”,索擁抱說成“要抱抱”,又嬌又美。課文中有很多疊詞,請朗讀課文,圈記疊詞。
生朗讀,圈記。
師:說說,課文有哪些疊詞?
生:斜斜默默白白頭涔涔淚潸潸茫茫然赤裸裸輕輕悄悄伶伶俐俐
師:讀一讀這些詞語,有什么感覺?
生:優(yōu)美。
生:柔和。
生:有音樂感。
師:你們的語感真好。如果全文只用一兩個疊詞,這個優(yōu)美、柔和的音樂感可能不那么強烈,而用了多個疊詞,這種優(yōu)美的音樂感就很明顯了。我們試著將這些句子讀一讀。
師:朱自清先生的另一篇經典散文《春》,也有同樣的語言現象,我們一起看看: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師:談談感受。
生:有“欣欣然”“偷偷地”“嫩嫩的”“綠綠的”“一大片一大片”“輕悄悄的”“軟綿綿的”,讀起來瑯瑯上口。
生:這些疊詞讓人感覺很生動,很優(yōu)美。
師:你們的感受,呼應了散文的一個重要特點,那就是語言優(yōu)美自然。往后你們讀散文,要留意詞句方面的用心。
二、再讀,讀內容。
師:課文講什么匆匆呢?
生:時間,日子,光陰,歲月……
師:散文看上去有點兒“散”,實際上也是圍繞中心分幾個意思來寫的!洞掖摇穱@“時光匆匆”,寫了幾個意思?再讀課文,圈記每個段落的關鍵詞句,進行梳理概括。
生:第1段,我們的日子為什么會一去不復返呢?
生:第2段,八千多日子從我手中溜去。
生:第3段,日子是怎樣溜去的。
生:第4段,時間匆匆,我沒有留下什么痕跡。
生:第5段,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師:看上去很散,細細梳理出來,有層次,有邏輯。我們再來看看這篇文章的結構,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首尾呼應。
師:是的,是“首尾呼應”,但《匆匆》這篇課文的首尾呼應比別的文章的首尾呼應更加意味深長。我們來讀讀兩個呼應句,開頭:
生: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會一去不復返呢?
師:開頭是一個問句,問了一個問題,我們的日子為什么會一去不復返呢?再讀結尾句: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會一去不復返呢?
師:結尾還是這個問題。這個首尾呼應,真是絕了。誰想到了其中之“絕”。
[生自發(fā)討論]
生:說明這個問題,并沒有找到問題的答案。
師:了不起的發(fā)現,開頭就問,問到結尾,卻沒有答案。這說明什么?你們想到了哪個詞?
生:徒勞無功。
師:聯系課文內容,從發(fā)問開始,一番思索叩問,卻徒勞無功,又回到了開篇的問題——
生: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說明時間又浪費了。
生:這樣的首尾呼應,又印證了一次時間的白白流逝。
師:對吧,這就是匠心獨具之處。所以,沒有語文思維,就讀不出精妙的語言技巧咯。
三、又讀,讀情感。
師:散文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注重內心情感的表達,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就是借時間的流逝來抒發(fā)內心的情感。憑你們的直覺,你們感受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生:難過,憂傷,哀愁……
師:要找準散文的情感,我們可以分三步走,由易到難。第一步,直接找情緒詞。趕緊圈記。
生:嘆息。
生:頭涔涔、淚潸潸。冒汗,流淚,說明很著急。
師:非常好。第二步,找直接抒情的語句。找到了直接抒情的語句,就等于走進了作者的內心。
生: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如今又到了哪里呢?一連串的問題,表明作者對時間流逝的恐慌。
生: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作者因為沒有留下痕跡而自責,“白白”則表示有些不甘心。
師:我發(fā)現我們班的孩子是讀散文的高手呢,怎么找得就這么好說得又這么準呢?給你們上課,我竟沒有覺得你們是學生,仿佛你們是我的好朋友,我們在一起聊散文呢!傲粝潞圹E”是什么意思?
生:有所作為。有所收獲。有所成就。
師:那“赤裸裸地回去”,也就是代表——
生:到死了,也沒有一點成就。
師:這真是一件恐怖的事。這話,我們也可以問問自己。
生齊讀: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師:找準散文情感的第三步,就是找其中的景與事。仔細讀這篇文章,我覺得朱自清先生真是高手,這時間與時間流逝摸不著看不見,但在他筆下,有形有體,可觸可摸。課文有兩個句子一個段落可以代表“時間匆匆流逝”,再讀課文,找出來。
生: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
師:哪個詞代表時間,哪個詞代表流逝?
生:輕煙是時間,吹散是流逝;薄霧是時間,蒸融是流逝。
生: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師:時間是?流逝是?
生:針尖上的一滴水,流逝是滴在大海里。
生: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時間是太陽,流逝是輕輕悄悄地挪移。
師:找準了這些句子,我們就能精確捕捉作者的情感了。輕煙、薄霧、針尖上的一滴水、太陽,想想這些景物喻體的特點,你就能發(fā)現作者的情感了。
生:輕煙,薄霧,都是很輕很朦朧的事物,容易消散,抓不住,也無法收藏,代表時間易碎、易逝,表達了作者無可奈何的情感。
生:輕煙,被風一吹就不見了,時間也是如此,在不經意中就流逝了,因為不經易,更讓人覺得恐慌。
生:薄霧,初初的時候,覺得有很多很多,但太陽一照,就無影無蹤了,就像我們平時覺得還有一大把一大把的時間,可有時候算一算,其實時間也只有那么多,而且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都在減少。所以,我覺得作者在這里,除了傷感,應該也有后悔之意。
師:太棒了,就是這樣,抓住這些景物喻體去品,我們就能品出豐富的情感。雖然朱自清先生在創(chuàng)作時,可能并沒有思考這么多內容,這也許只是他文泉涌動自然而然的筆觸,但這個筆觸,恰恰代表他的潛意識。剛好今天,被你們讀出來了,他若有知,定會喜悅。
生:一滴水讀不出多少情感。但是八千多日子的流逝如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到大海里,不得不讓人感覺害怕了。
師:害怕,非常妙的解讀。我們算一算,八千多日子,大概是多少歲。
生:二十多歲。
師:人生有多少個二十多歲,三個四個,基本不會有五個。一生的時光,就如三四滴細小的水滴,滴一下,二十幾個年頭不見了;再滴一下,年過半百了;又滴一下,人生薄暮了;再滴一下,與世長辭了。怎么樣?有什么感覺?
生:心驚肉跳。
生:太可怕了。
生:人生如此短暫。
生: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要好好珍惜時間。
師:你們的感覺,就是作者當時的感受呀。八千多日子,明明那么長,可是回望的時候,卻如一滴渺小得不能再渺小的水,無聲地消逝在時間的洪流里,除了害怕,還有——
生:傷心,痛苦,惋惜……
師:他的內心是復雜的,有害怕,傷心,有痛苦,惋惜,讓我們帶著這復雜的情愫齊讀:
生齊讀: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生:太陽,我們每天都身處太陽之中。也就是說,我們每天都在時間之中,但是,我們卻沒有好好珍惜它,我覺得把時間比喻成太陽,傳遞的是作者自責。
師:這一點,我可從來沒想到過,但你想得又是這么好。我要謝謝你。你啟發(fā)了我,身在時間之中,卻沒有珍惜。我們想啊,朱自清先生是個作家,讀書寫作,他每天肯定做了;他是一個民主戰(zhàn)士,投身社會變革如討論、集會、游行等事情,他肯定也做了。如果照這個句式,把這些寫下來,他會怎么寫?
生:讀書的時候,日子從翻動的書頁中溜去。
生:寫作的時候,日子從沙沙的筆尖消逝。
生:思考時,日子從緊皺的眉眼間飛過。
生:討論時,日子從碰撞的思想中閃過。
生:游行時,日子從激憤的吶喊中躍過。
師:同學們寫得真好。放在原文,也有朱自清先生的味道,可他為什么不這么寫?
生:我發(fā)現了,作者一天的時間里,做的都是起床、洗臉、吃飯、睡覺等事情,都是一些俗事。時間用在俗事上,才叫浪費。他要寫的是沒有珍惜時間的意思。
師:所以,他自責啊,他的時間,就這樣溜去了——
生齊讀:于是,洗手的時候……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師:這一段的結構也很有意思。這一段寫的是一天的時間,從早寫到——
生:寫到晚。
師:再讀讀。
生:寫到第二天早上。
師:對,從早寫到第二天早上。為什么要從早上寫到第二天早上呢?
生:因為晚上睡覺了,沒什么好寫的。
師:我們試著從創(chuàng)作意圖想想,創(chuàng)作肯定是為文章的中心服務的,為作者的情感服務的。
生:我知道了。從早上寫到第二天早上,第二天的日子重復第一天的日子。
生:對,我覺得這樣寫給人日復一日的感覺。
生:八千多日子,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地在無所事事中度過的。
生:很明顯,這樣的結構,讓作者的憂傷更加憂傷了,自責更加自責了。
師:聰明,循環(huán)的表達形式加深了憂傷的程度和長度。
生:我還有不同看法。我覺得他很矛盾。太陽一般象征著希望和美好。我覺得作者把時間比喻成太陽,表明他盡管傷感、焦急、自責,但他依舊向往美好。
師:你的發(fā)現,讓我想起了《朱自清傳》里的一句話:現在看不清,將來望不見,既不愿隨波逐流,又無力逆潮而上,真是痛苦極了。那時候的他,太想為苦難的中國謀求到陽光了,他嘗試了,卻沒看到成效,他如此向往美好,但美好那么遙遠,所以他又如此痛苦。他的心情是矛盾的。
師:這個矛盾點,在課文的其他句子中也有體現,是哪一句?
生: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師:說明什么?
生:不虛度光陰。
生:這一生要有所作為。
生:要實現自己的理想,人世間,不能白來一趟。
師:盡管自責、愧疚、憂傷、惋惜、無奈,但內心最想說的,卻是:
生齊讀: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師:和你們一起讀散文,真是一種享受。是你們,讓我讀懂了朱自清先生的心。讀散文,重在讀出作者的情感。今天,我教了大家三種讀情感的方法,誰來總結。
生:第一步,找文中的情緒詞;第二步,找文中的直接抒情句;第三步,找文中的景與事。
師:反過來說,我們要表達情感,可以像朱自清先生這樣——
生:用情緒詞。
生:直接抒情。
生:將情感放在景物里。要注意,景物的特點與人的情感有相似點。
四、拓讀,豐角度。
師:時間流逝,很多人惆悵、嘆惋,但也有人心態(tài)積極,大家課后去閱讀林清玄的《與時間賽跑》,蘇軾的《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如果文言基礎好的,還可以讀讀蘇軾的《前赤壁賦》關于時間流逝的經典語段。閱讀過程中,我們也可以抓住景物的特點去體會作者的情感,去感受不一樣的人生態(tài)度。
《匆匆》教學實錄1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正確讀寫“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生詞。
2、通過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表達方法。
4、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能力目標
1、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2、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目標
在閱讀中感悟作者的美好心靈,認識時光的短暫和一去不復返,從而更珍惜時光,珍惜生命。
教學重點:
感受語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策略:
誦讀感悟法、讀寫結合法。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課前準備:搜集關于朱自清的資料。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時光匆匆”
。ㄒ唬┙沂菊n題,理解“匆匆”。
復習漢樂府民歌《長歌行》,導入課題,板書課題,理解課題。
。ǘ⿲W生匯報收集資料,教師介紹作家。
設計意圖: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確實,好的開頭是課堂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課的開始我注意營造氛圍,圍繞中心,以惜時的古詩導入,直奔主題,明確學習的方向,以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再而創(chuàng)設機會讓學生匯報關于朱自清的資料,給學生提供施展能力的平臺,激發(fā)學生收集材料的興趣,從而有效地落實了這學期的一項重點訓練——注意收集有關資料的同時,使全體學生對朱自清生平有個初步認識,這為學習課文,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墊下堅實的基礎。
二、初讀課文,感知“時光匆匆”
。ㄒ唬⿲W生自由讀課文,提出學習要求
1、讀準字音。
2、劃出中心句。
。ǘ┓答仚z查
1、學習生詞,指導書寫。
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頭涔涔淚潸潸
2、找出中心句,了解前后呼應的表達方法。
設計意圖:古語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的說法。多讀已成為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一件“法寶”。根據本文語言優(yōu)美,而優(yōu)美的語言中蘊涵著濃郁的情感的特點,在初讀中讀準讀通課文,整體感知內容,知道課文主要圍繞“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這個問題展開敘述。這樣為感悟、品評做準備。
三、品讀感悟,體會“時光匆匆”
。ㄒ唬┠x課文。思考:課文哪些地方寫了“時光一去不復返”?找出相關的語句深入體會。
。ǘ└鶕䦟W生匯報,順學而導,品讀“時光一去不復返”內容。重點品讀以下內容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里呢?
。1)引導學生匯報感受。
。2)學生個性化朗讀。
(3)改成小詩,感受課文語言的美。
改成的小詩
燕子去了,
有再來的時候;
楊柳枯了,
有再青的時候;
桃花謝了,
有再開的時候。
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
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們罷
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
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
現在又到了哪里呢?
。4)誦讀積累語言。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指出,在閱讀教學中,應重視閱讀感受和體驗。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閱讀中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白x”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積累和發(fā)展語言,體會情感。因此我讓學生以讀的多種方式自主觸摸文本,如:師生合作讀,學生個性朗讀,變序改成小詩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與文本、與作者對話,在讀中加深了理解和體驗,在讀中體會課文語言的優(yōu)美,在讀中培養(yǎng)了語感。
2、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1)品讀“八千多日子”的無聲無息,體會作者比喻運用的巧妙。
。2)教師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
3、默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朱自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樣過去的呢?邊讀邊想,感觸深的地方,可以寫下自己的感受。
。1)學生匯報。
相關句子: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2)學習表達方法。
引導從“伶伶俐俐”、“過去”、“跨過”、“飛去”、“溜走”、 “閃過”等詞語中體會時光來去輕悄匆忙,在稍縱即逝間就過去了,速度越來越快。
。3)理解“八千多日子”來去匆匆。
引導從“洗手”、“吃飯”、“凝然”、“躺在床上”、“嘆息”體會朱自清日子的流逝,來去匆匆。
。4)仿說。
引導學生聯想時光還會怎么樣匆匆流逝,運用課文的表達方法仿說。
。5)體會情感,指導朗讀。
用導讀引導學生反復體會,體會情感,提升朗讀。
設計意圖:《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學習重在感性把握”,因此,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
這部分教學活動主要圍繞指導學生感受“八千多日子”來去匆匆,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以背景介紹幫助學生孕育情感,以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運用自主品味,感情朗讀,自主發(fā)現,發(fā)揮想象,讀寫結合等方法學習和體會。這樣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走進文本,觸摸文本,與文本,與作者對話,而對話的中心是每個學生。在這過程中學生不僅能真切地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表達方法,還能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
四、小結,布置作業(yè)
。ㄒ唬┙處熞栽娨庹Z言總結延伸。
。ǘ┎贾米鳂I(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板書設計:
16、匆匆
時光匆匆一去不復返
第二課時
一、品讀感悟,體會時光匆匆
(一)感受對生命的追問:精讀第四、五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
2、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幾次追問?(六次)有幾次做出了回答?(前兩次)師生讀書問答。
3、引導學生試答文中后四次追問:你覺得怎樣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跡?怎樣的人生就是沒有虛度,才算是沒有白白的在這個世界上走一遭?可以舉一個你佩服的人做例子來說明。引導學生既要談偉人名人的事例,又要關注自己身邊的普通人。
4、出示朱自清資料,引導學生談感受:你覺得朱自清先生有沒有在這個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
誦讀積累,領悟時光匆匆
二、拓展延伸,深化認識“匆匆”
1、展示交流詩文、警句,進一步懂得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2、出示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師生齊讀這首詩,深化認識。
3、小練筆:寫讀后感受。
《匆匆》教學實錄13
一、組織教學。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緊不緊張?
生1:緊張。
生2:不緊張。
師:看大家這樣有禮貌,老師跟同學們聊一聊。老師說什么,你們就得回答我什么。可以嗎?
生:可以。
師:同學們真精神。
生:老師真精神。
師:同學們真可愛。
生:老師真可愛。
師:說老師可愛行嗎?老師都是快70歲的人了,想想應該怎樣說?
生1:慈祥。
生2:和藹。
生3:身體健康。
師:那我們重新說。同學們真可愛。
生:老師您真健康。
師:同學們請坐。還緊張、害怕嗎?
生:不緊張了。
師:那好。不緊張了,那誰有自信回答我的任何問題?等你站起來我才能告訴你問題是什么。
師:有自信,敢于舉手,機會被你搶到了。所以,機會在你自己的手中,每個同學都要積極爭取。請告訴大家今天上課的題目是什么?
生:匆匆。
師:還有誰想舉手回答問題?
師:請你上黑板寫出課題。
師:齊讀題目。
二、讀題、解題。
師:“匆匆”是什么意思?
生1:快。
師:劉翔跑得快,能說匆匆嗎?
生2:急急忙忙。
三、簡介作者及散文。
師: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生1:朱自清。
師:朱自清是一位詩人、作家,《匆匆》就是他的一篇著名的散文。什么是散文?
生2:我認為散文就是詩的擴充,它有詩一樣的語言。
師:散文的語言很美。那這篇散文你們讀出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了嗎?還是描寫了什么景色?或是刻畫了一個人物?
生:沒有。
師:這就奇怪了。它不敘事,也不狀物,還不寫人,它在干什么?
生3:抒發(fā)自己的感慨。
師:是呀。寫出自己的感受是要有憑借的。(舉例《桂林山水》、《可愛的草塘》等課文)可是這篇文章,它什么都不借,就是寫出自己對時間流逝的一種感受,這就叫“直抒胸臆”。
師:課文大家已經讀過了,課堂上也要讀書。大家放開聲音再讀一遍。
四、初讀課文。
1、自由讀。教師巡視。
2、齊讀第一自然段。評:讀的好。
師:誰有自信,告訴我你是全班最好的。
生1;讀第2段。
師:讀的的確很好,就是讀錯了一個字!安唤钡摹敖保僮x一遍。
生1:讀。
師:請你推薦一位比你讀好一點點的。
生2:接讀第3段。
師:請你推薦一位全班膽子最小的,讀書最少的。
師:你承認嗎?如果想得到掌聲就上來讀?
生3:上臺讀。
師:給他鼓掌。請你再推薦一位讀書比較少的同學。
生3:推薦生4。
師:我不相信你是最膽小的。
生4:讀得比較熟練。
師:只要你敢讀,肯定能趕上最好的。
3、評讀。
師:對你們自己的讀,評價一下。說好的實事求是,說不好的就太謙虛了。不過有一些缺點,想不想老師指出來的。你們都用“口”讀的,剛才老師說了,散文是用心寫出來了,那么我們就應該用心讀。
。ò鍟河眯撵`誦讀。)學生讀板書。
師: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用心寫的,應該用心去讀。用口讀,那是小和尚念經?D?D有口無心,用心靈去讀的,還要多走一些路。要在你的心里走一圈再讀出來。老師請了一個老師讀,你想不想聽。(提出閱讀的要求,更提出了聽的要求,用心聽)
4、賞讀。思考,她帶著什么情感?學生閉著眼睛聽。
師:陶醉了吧。聽出他表達的一種情感嗎?
生1:留戀。
生2:惋惜。
生3;遺憾。
生4:追悔。
生5;感慨。
。ò鍟陨显~語)
師;你們聽出了對過去流失歲月的惋惜,你們聽出了怎樣的語調?
生1:語調中有種淡淡憂傷。
生2:哀傷。
生3:自責。
生4:迷惑。
(板書以上內容)
師:為什么同學們聽了一遍就聽出這么多情感?
生:因為他是在用心靈誦讀。
師:不僅是用心靈誦讀了,我們也都是用心在聽。不過,他讀的也有遺憾,第二段沒讀。怎么辦?
生:我們讀。
五、細讀第二段。
師:你想讀出一中怎樣的情感?
生1:嘆息。朗讀。
師:這位同學很會讀課文,真好。
師:誰還想讀?
生2:朗讀。
師:(打斷學生)我覺得你并沒有什么感慨,好像有點興奮。把日子算的慢點。
生2:語速慢了。
師:指導朗讀“在默默里算著,……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淚潸潸”滴在海里還看得見嗎?看不見了,無影無蹤了,說明時間流逝了。再讀一遍。
生2:朗讀。
生:齊讀。
師: “頭涔涔”是什么意思,看看我的頭,緊張,有汗了。朱先生為什么緊張?(詞語的解釋)
生3:因為時間流逝了。
師:“頭涔涔”雖然是形容頭出汗的樣了,但不作出汗講。就像紛紛揚揚形容下雪,不作下雪講一樣。
師:“淚潸潸”是什么意思?
生4:掉淚的樣子。
師:有個成語叫“潸然淚下”意思是一樣的。所以“頭涔涔”和“淚潸潸”都是表示事物的樣子。
師:我們一起背一背第二段。
生:齊背。
六、細讀第一段。
師:第一段誰來讀?
生1:讀。
師:桃花謝了會再開,燕子去了會回來,這是開心的事,你干嗎的讀如此哀傷?
生1;因為時間一去不復返。
師;看到花開,鳥鳴,想到時間一去不復返。很好!
生2:讀。
師:高興的事情就讀的很高興,整個句子讀下來,你有什么感覺?(老師范讀)
師: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3:矛盾。
生4:喜憂參半。
師;強烈的反差,對比出了時間的一去不復返!讓人警覺,讓人猛醒。
生:齊讀。
師:非常好!這段很好背,抓住重點詞桃花、燕子、楊柳就行了。
生:齊背。
七、細讀第三段。
指讀第三段。
師:他充滿感嘆。學生繼續(xù)讀。
師:讓太陽挪移的再輕巧一點。學生繼續(xù)讀。(邊讀邊指導)
師:謝謝,讀的非常好!
生:齊讀“洗手的時候……”
師:寫的多好,寫了整整一天。時間在你洗手的時候,流走了,在你吃飯的時候流走了,在發(fā)呆的時候流走了!
生1:我們在做平常事情的`時候就流走了。
師:在不知不覺中不知去向了?纯,還有哪些句子也有關聯。
生2:“八千多個日子了……”
師:對!你在玩游戲的時候,時間溜走了;你的爸爸媽媽在搓麻將,時間從排桌上溜走了。多少人在糟蹋時間。
指讀。一起來讀!
師:“凝然的雙眼”是什么樣的雙眼。
生3:凝視的雙眼。
師:“凝”是凝結、凝固,能動的也不能動了。
生3:發(fā)呆的樣子。
師:正確!
師:誰來讀作者筆墨最重的一段,誰來讀。
生4:讀。
師:我們來讀“過去的日子……蒸籠了“
生:齊讀。
師:讀到這里,你覺得作者覺醒了么?誰來讀?把覺醒讀出來。
生:再讀。
師:我們一起來背一背。
生:齊背。
八、細讀第四段。
師:還有最后一段,誰來讀?
師:“游絲”見過沒有?
生1:沒有。
師:那被風吹過的蜘蛛網見過沒有?
生:見過。
師:就連這樣的痕跡都沒有留下,這是他在自責,更是對自己嚴格的要求。
生1:再讀。
師:非常沉痛的自責自己。
生:一起讀
師:“我赤裸裸的來”,大家都懂,那“我赤裸裸的離開”是什么意思?從字面上理解。
生2:死了什么都帶不走。
師:什么都帶不走,那就要給世界留下點什么。
生3:沒有為別人做貢獻。
生4:沒有留下游絲樣的痕跡。
師:對!他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23歲。他留下了這優(yōu)美的篇章。11、12年以后,你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么?每一個人都要留下痕跡。明白么?
生:齊讀!拔页嗦懵恪咭辉狻
師;說了半天,朱先生到底想告訴我們什么?
生5:珍惜時間。
生6:為社會作貢獻。
生7:利用時間。
生8:時間的寶貴,一去不復返。
師:沒有其他的意思么?他這篇膾炙人口的文章表達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對人生價值的感悟,難道僅僅是留下“珍惜時間”四個字么?
師:請跟我讀,“我赤裸裸來到……”
師:除了“珍惜時間“還要表達什么?
生5:要給世界留下什么。
生6:……人生的道理。
師:是啊,是對生命的感悟,對人生價值的感悟。明白了么?帶著這種感悟來讀最后一段。
。ò鍟河眯撵`傾訴。)
師:用心靈誦讀了,還要用心靈傾訴。寫寫你對這篇文章的感悟,要簡簡單單,干干凈凈,精精彩彩,可以是格言或警句,最后要寫上自己的名字才完整。
生:寫。
生:交流。
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
兒童不勤學,老師方才悔。
時間如生命,浪費時間就等于浪費生命。
愛時間吧,不要讓它在茫然中悄悄溜走。
如果生命還有自己偉大的價值,是因為它的主人給世界留下了美麗的芬芳。
……
師:下課。
《匆匆》教學實錄14
一
師:課文中的生字詞都認識了嗎?
生:認識了。
師:(板書:息)認識嗎?
生:不認識。
師:一般人都不認識。(眾笑)這是一個古體形聲字,念cong,“息”的本義是“窗”,古時候的窗有一格一格的小格子。“患”又表示一個人的心情就像窗子上的小格子一樣多,一樣亂,有心神不定、匆忙的意思。
師:(板書:忽)念什么?
生:cong。
師:聰明!這兩個都是“匆”的古體字,(板書:匆)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匆忙”的意思。
師:(板書:匆匆)讀一讀,感覺有什么不一樣?
生:我覺得這個應該是個疊詞。
師:對!這是一個疊詞。
生:很匆忙的意思。
師:“匆”表示匆忙,“匆匆”是非常匆忙。意思有差別,讀的時候節(jié)奏也不一樣。
生:(齊讀)匆匆。
師:我們漢語當中有很多疊詞,讀起來非常優(yōu)美,很有節(jié)奏的美感。課文中有嗎?
生:頭涔涔,淚潸潸。
師:“涔”和“潸”分別是什么意思?
生:“涔”的意思是流汗;“潸”的意思是流淚。
師:如果我說“頭上流汗,眼里流淚”,美嗎?
生:不美。
師:頭涔涔,淚潸潸,美嗎?
生:美!
師:因為有了節(jié)奏感。還有其他的疊詞嗎?
生:“斜斜”,還有“茫茫然”。
師:如果我說“斜的太陽”,美嗎?(生齊答:不美。)斜斜的太陽呢?(生齊答:美。)
生:還有“赤裸裸”。
師:“赤裸”優(yōu)雅嗎?(生大笑)“赤裸裸”呢?(生又笑)“裸”也要“裸”得優(yōu)雅一點。
生:輕輕,悄悄。
師:你念得不夠“輕”,不夠“悄”。
生:(輕柔地讀)輕輕,悄悄。
師:太陽挪移的時候輕輕的,悄悄的,讓人仿佛看到了他的——
生:樣子,姿態(tài)。
師:仿佛聽到他挪移的——
生:聲音。
師:把“姿態(tài),聲音”兩個詞寫下來。你看,疊詞不但讓我們看到太陽挪移的姿態(tài),還仿佛讓我們聽到了他挪移的腳步聲。還有其他詞嗎?
生:伶伶俐俐。
生:還有個“白白”。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
師:不用疊詞的話怎么說?
生:為什么偏要白走這一遭?
師:有什么不一樣呢?
生:感情不一樣。
師: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恳馑际沁@一遭走得——
生:太不甘心了,什么都沒有留下來。
.
師:強烈的自責、愧疚、后悔。你看,疊詞美嗎?
生:美!
師:美在它的姿態(tài),美在它的聲音,美在它的情感。這篇五六百字的.文章中有十五六個疊詞,朗讀時有種節(jié)奏的美感。這美感是要在朗讀中去體會的。現在請同學們拿起課文,自己朗讀吧!
。ㄉ毩暩星槔首x)
二
師:課文講什么匆匆呢?
生:時間,日子,光陰,歲月……
師:匆匆就是時間過得特別快,特別匆忙。實際上時間不快也不慢,我們在什么情況下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
生:在快樂的時候,在很想玩一個游戲的時候,覺得時間過得好快。
師:心情不同,時間快慢的感覺也就不同。
生:和親人朋友聊天的時候,時間過得很快。
生:我覺得睡覺的時候時間很快,睡幾個小時一點都感覺不到時間長。(眾笑)
生:當我們認真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時間好像過得非?。
師:還有一種情況你們可能感受不到,比如薛老師這個年齡的時候感覺時間是過得快還是慢?
生:感覺過得快。因為你老了。(眾大笑),
生:因為薛老師的時間過去的多了,所以回憶起來就覺得時間快了。
師:當一個人經常回憶童年的時候,這個人真的老了。
生:我覺得小的時候時間過得特別慢,當你長大后再看看小時候,其實時光是過得很快的。
生:對于您來講我覺得時光是過得很快的,因為老師您喜歡看書,對于喜歡看書的人而言,時間過得總是非?臁
師:看來你也是個喜歡讀書的人!在日子過得有意義的時候,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等我60歲、70歲的時候感覺時間過得會更快。那么,朱自清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多少歲呢?
生:他24歲。一年是365天,八千多個日子大約是24年。
師:是的,這篇文章是他20多歲時的春天里寫的,3月28日。20多歲正當青年,他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啊,怎么會突然之間發(fā)現時光匆匆而逝呢?請你們輕聲閱讀課文,作者把所有的原因都寫在了課文里。
(生自由輕聲讀)
生:因為時間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而且一去不復返,所以他感受到時間過得很快。
師:他說出了時間的兩個特點。第一,時間無聲無息;第二,時間一去不復返。課文第一自然段就寫了第二個特點“一去不復返”,誰來讀一下?
生:(朗讀)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師:(插話)燕子、楊柳、桃花,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生:它們都能重新再來,而我們的日子是一去不復返的。
師:這三個事物都能去而復來,失而復得。
生:(繼續(xù)讀)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里呢?
師:現在明白朱自清為何感到時間匆匆了吧?
生:我覺得除了平常都要做的事情以外,時間還剩下一點點了,而且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所以時間很快。
師:沒聽明白。能說得更清楚點嗎?
生:就是一天除了大多數要做的事情以外,時間只剩下一點點了,然后時間用完了那天的日子就沒了。
師:就一天而言,你要做的事太多了,時間不夠了,于是就覺得匆匆了。那你一輩子有多少時間呢?
生:誰不希望自己長命百歲呢?
師:哪怕你能活100歲,但過一天少一天,過一年少一年,過10年少10年,你馬上有一種什么感覺?
生:時間過得太快了。因為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
師:請你寫下來——時間是無限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其實,一般人都知道時間一去不復返這個道理,為何獨獨朱自清有這種強烈的“匆匆”感覺?再看看課文。
生:我在第四自然段找到這樣一句話——“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他光著身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什么都沒有,可是他20歲的時候感覺什么收獲也沒有,所以他感覺時間太快了。
師:聽明白了嗎?(生齊答:明白了。)明白了什么?
生:朱自清的意思是,時間過得太快了,他還沒有準備給世界留下什么就要老了。
師:聽明白了嗎?(生齊答:明白了。)明白了什么?
生:在八千多日子當中,朱自清沒有留下任何足跡,他只是時間里的過客,他只是在那些日子里徘徊罷了。
生:因為他赤裸裸的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轉眼間”看出這個時間
過得很快。
師:來的時候赤裸裸,難為情嗎?(眾笑)
生:不難為情。
師:走的時候赤裸裸難為情嗎?
生:難為情。
生:因為他覺得什么都沒有貢獻給這個世界。白活了一輩子。
生:他心里一定非常不好受,很自責。
生:有種遺憾。
生:還會非常慚愧。
師:空虛!他覺得自己的手也空虛了,心也空虛了。讀到這里我們終于知道朱自清為什么覺得時間匆匆了。好,現在再來讀第四自然段,你的感受會更加深刻而豐富。
。ㄉ杂赏度氲乩首x)
三
師:時間是個很奇怪的東西,看得見嗎?摸得著嗎?看不見摸不著的事物是很難寫的。但是朱自清卻把時間寫得有模有樣,讓你感覺得到時間的匆匆腳步。現在我們來看,他怎么寫時間?八千多日是如何匆匆而過的?讀讀第二自然段,有沒有發(fā)現?
生:“我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边@個句子讓我感受到八千多日是非常匆匆的。
師:具體說說?
生:時間過得非常快,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滴水是非?斓模兆舆^得像滴水一樣,可見日子過得多么快。
生:我從“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中這個“溜”字看出來日子過得很快。
師:有眼力!把這個字圈出來!傲铩背吮硎究,還有什么樣的意味?
生:還表達了不能挽留。
生:悄悄的,讓人感覺不到的。
生:我從“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看出他“溜”得很快。
師:是的。我們想象一下,八千多日子,整整24年,是漫長的還是短暫的?
生:很漫長的。
師:如此漫長的時間,他現在說成是針尖上的一滴水,你覺得時間是多還是少?
生:少。
師:滴到大海里是快還是慢?
生:快。
師:明白了嗎?這種手法是比喻,也是夸張:他是夸大了還是夸小了?
生:夸小了。
師:請你圈出來——滴水。八千多日就像一滴水,滴答一下,24年過去了;滴答一下,24年又過去了;再滴答一下,24年又過去了;再滴答一下,你的一生就沒了。于是你的頭上就要冒汗了,你眼淚都要流出來了,為什么呢?
生:可怕!
生: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了,轉眼間我就要回去了。
師:是啊,滴答了幾下就永遠地回去了。
生:“頭涔涔”看出他開始急了;“淚潸潸”看出他感到非常遺憾,所以才哭了。
師:體會得很真切!轉瞬即逝的時間讓他害怕,你們怕死嗎?
生:不怕。(眾笑)
師:真勇敢。ū娦Γ
生:我也感受到了作者對時間的無奈。
師:說得真好!無奈啊,它要滴了,你說不要滴了,行不行?(生齊答:不行。)還是滴掉了,滴在時間的流里了,八千多日成了一滴水。看不見的時間成了一滴看得見的水。誰來讀第二自然段?要讀出作者內心那種復雜的情感,無奈、焦急,甚至有點害怕、恐懼。
。ㄉ懈星榈乩首x)
師:讀得真好!因為你體會得真切!八千多日子如一滴水,無聲無息,無影無蹤,不知不覺,匆匆而過,那如果是一個日子呢?
。ㄉ首x第三自然段)
師:從早上起床、洗手、吃飯、默默、遮挽到睡覺,時間就像流水一樣流過,稱作“時間流”。再讀一讀這一連串描寫日子腳步的詞語。
生:挪移、過去、過去、過去、過去、跨過、飛去、閃過。
師:發(fā)現什么了?
生:時間的腳步越來越快。
生:時間飛快地消逝了。
師:讓我們再次感覺一下一個日子過去的匆匆過程吧。
。ㄉR讀第三自然段)
師:剛才有些同學說我們的日子不是這樣過的,那來看看我們的時間是怎樣過的?讀書時,日子——
生:讀書的時候,日子從書本前過去了。
師:干巴巴的,少了一點美感。
生:讀書時,日子從手指間過去了。,
生:讀書時,日子從翻動的書頁里過去了。
師:改動一下“翻動”的順序試試。
生:讀書時,日子從書頁中翻動過去。(掌聲)
師:寫字時——
生:日子在筆尖上過去了。
師:唱歌時——
生:日子從音符上流去了。
生:日子從我們的歌聲里飄過了。
生:日子從優(yōu)美的旋律中飛過了。
師:彈琴時——
生:日子從舞動的手指間過去了。
生:日子從跳動的琴鍵里過去了。
生:日子跨過黑白鍵,從我靈巧的手指間過去了。
師:好!這就把抽象的時間寫得形象了,看得見、摸得著、感覺得到。讀書、寫字、唱歌、跳舞,這樣的日子有意義嗎?作者干嘛木寫這些呢?偏要寫起床、吃飯、睡覺等等這些看著很俗氣的事情?
生:作者寫的事情是每天都要做的。
生:寫的這些都襯托了時間過得匆匆。
師:寫其他的就不能襯托了嗎?
生:因為這些是最普遍最尋常的事情,是每個人每天必須做的事情。
師:很尋常,尋常到什么程度呢?
生:普通到不能再普通,尋常到不能再尋常了,讓人習以為常了。
師:這些尋常的事情,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習慣得不能再習慣了,一習慣就感覺不到了,已經習慣得快要淡忘了,已經讓人覺察不到了。但是,朱自清突然之間把這些習慣了的事情寫出來,你才恍然大悟,原來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作者發(fā)出一種感慨,對時間逝去的無奈、惋惜、惆悵,還有一種淡淡的哀愁。這篇文章是散文中的經典,經典是要我們用一輩子來讀的,我們十一二歲的時候讀《匆匆》,有現在的一種感覺;過了10年、20年,你再來讀《匆匆》,又會是另外一番滋味。
【《匆匆》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薛法根《匆匆》教學實錄06-10
《匆匆》課堂教學實錄(精選10篇)04-09
《匆匆》課堂實錄06-22
《匆匆》課堂教學實錄(通用11篇)10-11
《匆匆》名師獲獎課堂實錄03-06
《挑山工》教學實錄05-10
村居教學實錄03-09
社戲教學實錄03-09
稱贊教學實錄03-09
《尊嚴》教學實錄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