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731》觀后有感(通用21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這時候,最關(guān)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看《731》觀后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看《731》觀后有感 1
2025年上映的《731》,以克制卻有力的鏡頭,將日本731部隊的暴行從歷史深處拉至眼前。這部沒有刻意渲染悲情的電影,讓我在震撼中不斷追問:我們該如何對待這段沉重的過往?
影片里的“實驗室”是人性的照妖鏡。731部隊打著“防疫”旗號,把百姓當作“實驗品”:極寒中凍傷的手腳、毒氣室里絕望的掙扎、活體解剖臺上消逝的生命,每一幕都撕開侵略者的冷酷。尤其是小販王永章藏起實驗記錄、母親在毒氣中護住孩子的畫面,讓我真切感受到,這不是虛構(gòu)的`故事,而是同胞曾承受的苦難——這段歷史,絕不能被抹去。
有人說“過去的事該放下”,但《731》讓我懂得,銘記從不是為了記恨,而是為了防悲劇重演。731部隊里,不少受過教育的人淪為劊子手,只因失去對生命的敬畏。如今我們能安心讀書、自在生活,是先輩用血淚換來的。若任由歷史虛無主義篡改真相,便是對逝者的背叛,對和平的不負責。
作為學生,我們雖無力改變過去,卻能以行動護和平。課堂上認真學歷史,看清真相;生活中抵制歪曲言論,傳遞正確歷史觀;未來努力提升自己,為國家強大出份力——唯有國家強,和平才有底氣。
《731》落幕了,但其帶來的思考從未停止。它是一堂深刻的歷史課,提醒我們:唯有銘記傷痛,才能守護好眼前的和平。
看《731》觀后有感 2
當電影《731》的鏡頭緩緩展開,哈爾濱平房區(qū)那片看似普通的建筑,瞬間化作吞噬生命的“人間地獄”。銀幕上,日軍731部隊成員穿著白大褂,卻用手術(shù)刀、注射器犯下反人類的罪行——活體解剖、細菌實驗、凍傷測試,每一個畫面都像一把利刃,劃破歷史的塵封,將那段被掩蓋的血色真相赤裸裸地呈現(xiàn)在眼前。
影片沒有刻意渲染血腥,卻用克制的鏡頭傳遞出更刺骨的痛感:被當作“實驗材料”的中國人,在絕望中睜大眼睛,他們的掙扎與吶喊,穿越數(shù)十年時光,重重砸在觀眾心上。我想起歷史課本上冰冷的文字,此刻都化作了鮮活的生命個體——有年幼的孩子、年邁的老人,還有本該擁有大好年華的青年。他們不是數(shù)字,是曾真實呼吸、有親人牽掛的'人,卻在日軍的暴行中,連完整的遺體都無法留存。
走出影院,冬日的寒風格外凜冽,卻遠不及影片帶來的寒意!731》不是一部單純的“控訴片”,它更像一面鏡子,照見人性的黑暗,也提醒我們:歷史從不是“過去式”。那些刻在紀念館墻上的名字,那些埋在地下的骸骨,都在訴說著同一個道理——忘記歷史,就是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我們必須帶著這份沉重的記憶前行,讓更多人知道,731部隊的罪行不是傳說,而是需要永遠銘記的真相,唯有如此,才能告慰逝者,不讓悲劇重演。
看《731》觀后有感 3
電影《731》最讓我震撼的,不是血腥的實驗場景,而是對“人性”二字的極致拷問。影片中,731部隊的成員大多受過高等教育,說著流利的外語,甚至有人曾是醫(yī)學界的“精英”,可他們穿上白大褂,走進實驗室,就徹底丟掉了作為“人”的底線,淪為冷血的惡魔。
有一個鏡頭讓我久久無法釋懷:一名日軍軍醫(yī)在給“實驗體”注射細菌時,臉上沒有絲毫猶豫,甚至還和同事笑著討論實驗數(shù)據(jù)。而當他收到家人的照片時,又會流露出溫情的一面。這種“雙面性”更顯恐怖——他們將“人性”只留給自己的`親人,卻將“殘忍”全部施加在無辜者身上。影片用細節(jié)揭露了他們的自我欺騙:將受害者稱為“馬路大”(意為“原木”),用“科學研究”為暴行披上外衣,試圖在心理上割裂自己與罪行的關(guān)聯(lián)。
這讓我思考:人性的底線究竟能被扭曲到何種程度?當權(quán)力失去約束,當生命被貼上“非我族類”的標簽,所謂的“文明”與“道德”,竟能如此輕易地崩塌。影片沒有將這些戰(zhàn)犯臉譜化,而是展現(xiàn)了他們的掙扎與麻木,這種真實更具沖擊力。它提醒我們,人性并非天生善良,若失去對生命的敬畏、對正義的堅守,再高的學識、再光鮮的外表,都無法掩蓋內(nèi)心的黑暗!731》的價值,就在于讓我們看清這一點,永遠警惕任何形式的“非人化”思維,守護人性中最基本的善意與良知。
看《731》觀后有感 4
在觀看《731》之前,我對“生命敬畏”的理解,更多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層面。而當影片中那些鮮活的生命在日軍的`實驗中痛苦逝去時,我才真正懂得,“尊重生命”四個字背后,承載著怎樣沉重的分量。
影片中,有一位母親為了保護孩子,試圖反抗,卻被日軍強行拉開。孩子被單獨帶去做凍傷實驗,母親隔著鐵門撕心裂肺地哭喊,直到聲音嘶啞,最終被拖走,再也沒有出現(xiàn)。這個場景讓我淚目——在731部隊的邏輯里,“生命”被剝奪了所有價值,無論是母親的母愛,還是孩子的童真,都成了可以隨意踐踏的“障礙”。他們用“為了國家”“為了科學”為借口,將對生命的漠視發(fā)揮到了極致。
對比當下,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著生命安全被保障的權(quán)利,卻常常忽略這份幸福的來之不易。影片中的受害者,他們也曾渴望平凡的生活——能和家人吃飯、能看著孩子長大、能安度晚年,可這些最簡單的愿望,都被戰(zhàn)爭和暴行徹底粉碎!731》讓我明白,對生命的敬畏,不僅是不傷害他人,更是要記。好恳粋生命都有存在的意義,無論種族、國籍、貧富,都不該被當作“工具”或“犧牲品”。這份認知,讓我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也讓我堅定了一個信念——永遠為守護生命的尊嚴而努力,不讓歷史的悲劇在任何地方重演。
看《731》觀后有感 5
看完《731》,我走出影院,看到街上行人從容散步,孩子們笑著奔跑,暖黃的燈光照亮櫥窗,這平凡的日常,在此刻卻顯得格外珍貴。影片用歷史的苦難,讓我深刻體會到“和平”不是理所當然,而是無數(shù)人用生命換來的奢侈品。
影片結(jié)尾,幸存的“實驗體”在廢墟中艱難站起,他的身上布滿傷痕,眼神卻透著倔強。這個鏡頭沒有刻意煽情,卻充滿了力量——即使經(jīng)歷了極致的'痛苦,生命依然有韌性,而和平,就是讓這份韌性得以延續(xù)的土壤。我想起,戰(zhàn)后無數(shù)受害者及其家屬,為了揭露真相、尋求正義,付出了畢生努力。他們不是為了復(fù)仇,而是為了讓世界知道,戰(zhàn)爭帶來的只有毀滅,唯有和平,才能讓人類擁有未來。
如今,我們生活在沒有硝煙的年代,卻不能對和平掉以輕心!731》像一記警鐘,提醒我們:和平需要守護,需要每一個人用行動去捍衛(wèi)。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體現(xiàn)在對歷史的正視、對他人的包容、對正義的追求中?赐赀@部電影,我更加明白,我們銘記苦難,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而是為了從歷史中汲取力量——珍惜當下的和平,反對一切形式的暴力與侵略,用善意與擔當,讓和平的陽光永遠照耀在這片土地上。
看《731》觀后有感 6
作為一名中學歷史老師,看完《731》,我心中最強烈的念頭是:這部電影,應(yīng)該讓更多年輕人看到。當下,不少青少年對歷史的認知,停留在碎片化的信息和娛樂化的解讀中,對731部隊的罪行,甚至只聽過名字,卻不了解背后的殘酷真相。而《731》,正是一部最生動、最深刻的“歷史教材”。
影片中有一個細節(jié),讓我格外觸動:一名年輕的日軍士兵,最初對實驗感到猶豫,卻在上級的逼迫和“集體氛圍”的影響下,逐漸變得麻木。這個角色像一面鏡子,照見環(huán)境對人的塑造——如果年輕一代不了解歷史的真相,不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就可能在錯誤的'引導(dǎo)下,對歷史產(chǎn)生誤解甚至扭曲。而《731》用真實的鏡頭,將歷史的沉重感傳遞給觀眾,讓年輕人跳出課本,直面那些被忽略的細節(jié)。
我計劃在課堂上,結(jié)合影片片段,給學生們講解731部隊的歷史。不是為了讓他們產(chǎn)生仇恨,而是讓他們明白:歷史教育不是“灌輸痛苦”,而是教會他們“思考”——思考人性的底線、和平的價值、責任的意義。當他們看到影片中受害者的絕望,看到戰(zhàn)犯的殘忍,才能真正理解“勿忘國恥”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對生命的敬畏、對正義的堅守!731》讓歷史“活”了起來,也讓年輕一代有機會讀懂過往的沉重,從而更加堅定地守護當下的和平,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未來。
看《731》觀后有感 7
電影《731》沒有回避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二戰(zhàn)結(jié)束后,由于種種原因,731部隊的核心成員大多沒有受到應(yīng)有的審判,他們帶著沾滿鮮血的雙手,回到日本,甚至繼續(xù)在醫(yī)學界、學術(shù)界活躍,將罪行徹底掩埋。影片中,幸存的受害者四處奔走,試圖揭露真相,卻屢屢碰壁,他們的無助與堅持,讓我感受到“正義”二字的沉重。
有一個場景,年邁的幸存者拿著當年的證據(jù),站在日本街頭,向路人講述731部隊的罪行,卻被冷漠地推開,甚至有人罵他“編造謊言”。這個畫面讓我心痛——受害者用一生追尋正義,可施暴者卻能逍遙法外,甚至被自己的.國家“遺忘”。影片沒有刻意渲染“復(fù)仇”的情緒,卻用這種“對比”,傳遞出對“正義缺席”的遺憾與反思。
看完影片,我查閱了相關(guān)資料,發(fā)現(xiàn)直到近年來,仍有學者和受害者家屬在為真相奔走,推動日本政府正視歷史。這讓我明白,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能缺席。《731》的意義,不僅是揭露罪行,更是鼓勵我們繼續(xù)追尋正義——不是為了懲罰誰,而是為了讓歷史的真相被承認,讓受害者的尊嚴被尊重。每一個為正義發(fā)聲的人,都是在為歷史“補課”,都是在告訴世界:任何反人類的罪行,都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被原諒,唯有正視歷史、承擔責任,才能真正實現(xiàn)和解,走向未來。
看《731》觀后有感 8
在《731》這部充滿黑暗與絕望的電影中,有一些微小的“人性微光”,讓我在沉重中看到了希望。這些微光,來自于在暴行中堅守善良的普通人,他們的力量或許微弱,卻像黑暗中的火種,照亮了人性的底線。
影片中,有一位名叫李春蘭的護士,被迫在731部隊的醫(yī)院工作。她看著日軍的暴行,內(nèi)心充滿痛苦,卻沒有選擇麻木。她偷偷給“實驗體”送食物,在他們痛苦時輕聲安慰,甚至冒險將一份實驗記錄藏起來,希望有一天能揭露真相。最終,她的行為被發(fā)現(xiàn),慘遭殺害。臨死前,她將記錄交給了一名幸存的少年,輕聲說:“一定要活下去,讓更多人知道這里發(fā)生的事!
這個角色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用最樸素的.善良,在地獄般的環(huán)境中,守住了作為“人”的底線。她讓我明白,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人性中的善意也不會完全消失。還有一些鏡頭,比如兩名“實驗體”在絕境中互相鼓勵,一名日軍士兵偷偷放走年幼的孩子,這些細節(jié)都像一束光,打破了影片的壓抑。
《731》讓我懂得,銘記歷史,不僅要記住暴行,也要記住這些黑暗中的堅守。他們的善良,是對日軍暴行的最好反抗,也是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正是因為有過這樣的人,我們才能相信,無論人性的黑暗有多深,總有善良的力量在與之對抗。這份認知,讓我更加珍惜當下的和平,也讓我堅定了在生活中堅守善意的決心——即使力量微小,也要做照亮黑暗的那束光。
看《731》觀后有感 9
看完《731》,我腦海中反復(fù)浮現(xiàn)出影片結(jié)尾的一句話:“歷史不會自己說話,需要我們?yōu)樗l(fā)聲!碑斚,網(wǎng)絡(luò)上偶爾會出現(xiàn)一些質(zhì)疑、歪曲731部隊罪行的言論,有人說“這是編造的故事”,有人說“不必揪著過去不放”,這些歷史虛無主義的論調(diào),與影片中日軍試圖掩蓋罪行的行為,何其相似。而《731》的出現(xiàn),正是對這些錯誤言論最有力的反駁。
影片用大量的歷史證據(jù)——泛黃的檔案、幸存者的證詞、遺址的考古發(fā)現(xiàn),將731部隊的罪行牢牢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它告訴我們,那些試圖否定、歪曲歷史的人,要么是對歷史的無知,要么是別有用心。歷史虛無主義的危害,在于它會模糊是非對錯的邊界,讓年輕一代對歷史產(chǎn)生誤解,甚至忘記先輩遭受的苦難。
有一個細節(jié)讓我印象深刻:影片中,一名日本學生在參觀731紀念館時,看到真實的證據(jù),流下了愧疚的淚水。這個鏡頭讓我明白,正視歷史不是“制造對立”,而是為了讓更多人明白和平的珍貴。《731》不是要讓我們仇恨某個國家,而是要讓我們警惕任何形式的歷史虛無主義,守住歷史的真相。
作為普通人,我們或許無法改變世界,但可以從自身做起:多了解真實的歷史,不傳播沒有根據(jù)的謠言,當遇到歪曲歷史的言論時,勇敢地站出來反駁!731》給我們的不僅是沉重的記憶,更是一份責任——守護歷史真相,警惕歷史虛無主義的陷阱,讓更多人知道,731部隊的罪行是鐵一般的事實,任何試圖掩蓋它的行為,都是對歷史的背叛,對逝者的褻瀆。
看《731》觀后有感 10
2025年上映的《731》,絕非一部單純的歷史紀實影片,而是以影像為刃,剖開人類文明瘡疤的深刻作品。當鏡頭穿透八十余年的時光塵埃,將日本731部隊的反人類暴行從史料檔案轉(zhuǎn)化為具身化的視覺沖擊時,它所引發(fā)的已不僅是情感層面的震撼,更是關(guān)于歷史記憶傳承、人性邊界堅守與和平價值捍衛(wèi)的深度思辨。
影片對歷史真相的還原,突破了傳統(tǒng)宏大敘事的空洞,轉(zhuǎn)而以微觀個體命運為錨點,讓冰冷的歷史有了溫度與重量。731部隊的“實驗室”里,被稱作“馬路大”的無辜百姓,在極寒實驗中肢體凍裂卻淪為“凍傷數(shù)據(jù)樣本”,在毒氣室里窒息掙扎卻成為“細菌效能佐證”,在活體解剖臺上生命流逝卻只被標注“器官反應(yīng)參數(shù)”。當小販王永章將實驗記錄藏進衣角的褶皺,當母親在毒氣彌漫中用身體為孩子筑起最后屏障,這些細節(jié)并非藝術(shù)虛構(gòu),而是對歷史檔案的忠實轉(zhuǎn)譯——據(jù)史料記載,3000余名實驗受害者的姓名或許已模糊,但他們用生命留下的'苦難印記,恰是歷史最有力的證言。《731》用這種具象化的敘事,讓我們明白:歷史從不是書本上冰冷的數(shù)字,而是一個個鮮活生命的悲歡離合,遺忘這段歷史,便是對逝者的褻瀆,對文明的背叛。
更深層的思考在于,影片對“人性異化”的解構(gòu),超越了簡單的善惡二元對立。731部隊成員中,不乏接受過系統(tǒng)醫(yī)學教育的學者、曾宣誓“救死扶傷”的醫(yī)生,卻在軍國主義思想的裹挾下,將“國家利益”異化為踐踏生命的借口。正如影片中一位研究員日記所寫:“為了帝國榮耀,犧牲少數(shù)人是必要代價”,這種將個體生命工具化的邏輯,正是“平庸之惡”最可怕的體現(xiàn)——當個體放棄獨立思考,將行為正當性歸因于集體意志,文明的底線便會在無聲中崩塌。《731》的價值,不僅在于揭露暴行,更在于警示我們:人性的光輝需要主動守護,任何試圖以“崇高目標”掩蓋暴力本質(zhì)的思想,都是和平的潛在威脅。
面對當下仍暗流涌動的歷史虛無主義,《731》的上映更具現(xiàn)實意義。有人以“時代久遠”為由淡化罪行,有人借“文化交流”之名篡改真相,這些行為本質(zhì)上是對歷史正義的背叛。作為高中生,我們肩負著傳承歷史記憶、捍衛(wèi)和平價值的使命。這份使命,藏在課堂上研讀史料時的專注里,藏在面對歪曲言論時敢于發(fā)聲的勇氣里,更藏在為國家強盛而奮力拼搏的行動中。唯有以知識武裝頭腦,以理性辨別是非,以擔當扛起責任,才能讓731部隊的悲劇永遠停留在過去,讓和平的基石更加堅固。
《731》落幕時,影院的寂靜恰是最沉重的回響。它不是為了喚醒仇恨,而是為了讓我們在銘記苦難中學會敬畏——敬畏生命,敬畏歷史,更敬畏來之不易的和平。愿我們都能以史為鑒,在時代洪流中堅守正義,讓和平之花跨越時空,在每一代人的手中綻放出更絢爛的光芒。
看《731》觀后有感 11
2025年,電影《731》的上映如同一記警鐘,敲醒了每個觀眾對那段黑暗歷史的記憶。這部沒有刻意煽情的影片,用真實的鏡頭語言還原了日本731部隊的暴行,讓身為學生的我在震撼中深思:我們該如何面對歷史,又該如何守護當下的和平?
影片中,731部隊的“實驗室”是人間煉獄的真實寫照。他們打著“防疫研究”的幌子,將無辜百姓視作“實驗品”:極寒天氣里,受害者的手腳被凍得發(fā)黑開裂,日軍卻冷漠記錄數(shù)據(jù);密閉的毒氣室中,人們在絕望中掙扎,生命被無情吞噬;更令人發(fā)指的是活體解剖,手術(shù)刀劃開的不僅是軀體,更是人性的底線。當看到小販王永章冒著生命危險藏匿實驗記錄,看到母親在毒氣中緊緊護住孩子的最后一刻,我深刻意識到,這些不是虛構(gòu)的劇情,而是無數(shù)同胞曾經(jīng)歷的真實苦難,這段歷史絕不能被遺忘。
有人說“過去的事不必再提”,但《731》讓我明白,銘記歷史從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而是為了警惕悲劇重演。731部隊的`成員中,不乏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卻在軍國主義洗腦下淪為劊子手。這讓我警醒:一旦失去對生命的敬畏,人性便可能被扭曲。如今我們能在教室里安心讀書、在街頭自由漫步,都是先輩用血淚換來的。若任由歷史虛無主義篡改真相,便是對逝者的褻瀆,對和平的辜負。
作為學生,我們雖無法改變過去,卻能以行動守護和平。課堂上,我們要認真學習歷史,看清真相;生活中,我們要抵制歪曲歷史的言論,傳遞正確的歷史觀;未來,我們更要努力提升自己,用知識為國家強大添磚加瓦。唯有國家強大,和平才有堅實的保障。
《731》落幕,心中的震撼卻久久不散。它不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堂深刻的歷史課。愿我們都能銘記傷痛,帶著對和平的珍視前行,讓戰(zhàn)爭的陰霾永遠遠離,讓和平之花永遠綻放。
看《731》觀后有感 12
今年,我看了一部特別沉重的電影——《731》。這部電影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那段被藏起來的、特別殘忍的歷史,讓我知道了日本侵略者在很久之前,對我們中國人做了多么可怕的事。
電影里講的是二戰(zhàn)時候,日本有個“731部隊”,他們在東北,假裝做“防疫”的好事,實際上卻干著世界上最壞的勾當。他們把好多好多無辜的中國人,像抓小動物一樣抓起來,關(guān)進一個特別恐怖的地方,把這些人當成“實驗品”,做各種殘忍的實驗。有個叫王永章的伯伯,本來是個普普通通賣東西的小販,就因為被壞人盯上,和好多人一起,被送進了這個“人間地獄”。
那些日本侵略者太壞了!他們讓人們在特別特別冷的地方,把人的手腳都凍壞,然后像擺弄壞掉的玩具一樣擺弄他們;他們還把毒氣放進一個小房間,看著里面的人難受地咳嗽、掙扎,一點點失去生命;更可怕的是,他們竟然在人還活著的時候,就用刀把人切開,去看人的身體里面怎么樣,一點都不管別人有多疼,有多害怕。電影里的這些畫面,看得我心里特別難受,那些可憐的人們,他們本來也有自己的家,有爸爸媽媽、孩子,可是就因為戰(zhàn)爭,就因為這些壞人,他們的生活全毀了。
看完電影,我一直在想,為什么會有這么壞的人?為什么他們要傷害這么多無辜的人?我知道了,戰(zhàn)爭一點都不好,它只會帶來痛苦和死亡。雖然現(xiàn)在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每天能開開心心上學、玩耍,但是以前的歷史不能忘。電影里那些勇敢的人,就算在那么可怕的地方,也沒有放棄希望,他們努力反抗,想讓更多人知道壞人的所作所為。
現(xiàn)在,還有一些人想把這段歷史忘掉,或者假裝它沒發(fā)生過,這可不行!我們要記住歷史,不是為了去討厭誰,而是要知道和平有多珍貴。我們要好好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厲害,這樣我們的國家就能更強,以后就不會再有人敢欺負我們。我們也要告訴身邊的人,要珍惜和平,不要讓以前的悲劇再發(fā)生。
《731》這部電影,就像一個警鐘,讓我知道了過去的苦難,也讓我更愛現(xiàn)在的和平生活。我希望,以后的世界永遠都不會再有戰(zhàn)爭,每個小朋友都能在和平、快樂的環(huán)境里長大!
看《731》觀后有感 13
2025年,當電影《731》的片尾燈光亮起,我看著身邊同學泛紅的眼眶,忽然明白:有些歷史,即便隔著八十余年時光,依舊能以最沉重的方式叩擊人心。這部摒棄了商業(yè)片浮夸手法的作品,用真實的鏡頭語言還原了日本731部隊的暴行,讓作為學生的我,對“銘記歷史”與“守護和平”有了遠超課本的深刻思考。
電影里的每一個場景,都像一把鋒利的刀,劃開歷史的傷疤。731部隊在我國東北的土地上,打著“防疫研究”的幌子,建起了一座人間煉獄。他們將無辜百姓稱作“馬路大”,當作沒有生命的“實驗品”:極寒天氣中,受害者的手腳被強行暴露在零下幾十度的室外,凍得發(fā)黑開裂,日軍卻拿著記錄本,冷漠地記錄“凍傷程度”;密閉的毒氣室里,人們在嗆人的毒氣中劇烈咳嗽、瘋狂掙扎,眼神里充滿絕望,而外面的侵略者卻談笑風生,只等著記錄“實驗結(jié)果”;更令人發(fā)指的是活體解剖室,明亮的燈光下,手術(shù)刀劃開鮮活的軀體,受害者的慘叫聲被隔絕在厚重的門后,成為侵略者“科研成果”的注腳。當鏡頭定格在小販王永章偷偷將實驗記錄藏進衣角的顫抖雙手,定格在母親在毒氣中緊緊護住孩子、最后無力垂落的臂膀時,我攥緊了拳頭——這些不是虛構(gòu)的劇情,而是3000余名同胞用生命書寫的苦難,是鐵一般的歷史事實,絕容不得半點篡改與遺忘。
“都過去這么久了,還提這些干嘛?”生活中,我曾聽過這樣的聲音。但看完《731》我才徹底明白,銘記歷史從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而是為了警惕悲劇重演。731部隊的成員中,不乏受過高等教育的醫(yī)生、學者,他們本應(yīng)手持手術(shù)刀救死扶傷,卻在軍國主義的洗腦下,淪為踐踏生命的劊子手。這讓我警醒:一旦失去對生命的敬畏,一旦被錯誤的思想裹挾,人性便可能被扭曲。如今我們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讀書,能和家人圍坐在餐桌前吃熱飯,能和朋友在操場肆意奔跑,這些看似平常的日子,都是無數(shù)先輩用血淚換來的。如果我們輕易忘記過去的苦難,任由“731部隊是科研機構(gòu)”“人體實驗是謠言”等歷史虛無主義言論橫行,便是對逝者的褻瀆,對和平的辜負。
作為學生,我們或許無法改變過去,但卻能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守護當下的和平。課堂上,我們要認真聽歷史課,不僅要記住731部隊的罪行,更要理解背后的歷史邏輯,不被虛假言論誤導(dǎo);課后,我們可以閱讀《拉貝日記》《東史郎日記》等歷史書籍,觀看相關(guān)紀錄片,讓自己對歷史的認知更深刻,再把真實的歷史故事講給身邊的家人和朋友,讓更多人懂得和平的珍貴;平時,我們更要努力學習知識,提升自己的能力——因為我們知道,只有國家強大了,才有能力抵御外來威脅,才能為和平筑起最堅固的屏障。就像電影里那些偷偷記錄真相、奮力反抗的人,他們用微弱的力量守護正義,而我們,也能用自己的方式,為和平添磚加瓦。
《731》不是一部讓人輕松的電影,卻給我上了人生中最深刻的一課。它讓我懂得,銘記過往不是為了沉溺于痛苦,而是為了帶著對和平的珍視,更堅定地走向未來。愿我們每一個學生,都能把這段歷史刻在心里,用知識武裝自己,用行動守護和平,讓戰(zhàn)爭的陰霾永遠遠離,讓和平之花在每一代人的手中,綻放出更絢爛的光芒。
看《731》觀后有感 14
電影《731》如一把鋒利的刻刀,將歷史深處的傷痕重新剖開,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銀幕上,凍傷實驗中血肉模糊的雙手、解剖臺上無助的哀嚎、細菌戰(zhàn)中蔓延的死亡……侵略者以“科學”之名行惡魔之實,將同胞淪為實驗品。每一幀畫面都如重錘擊打心靈,憤怒與悲痛在胸腔翻涌,更讓我深刻意識到:歷史不是遙遠的傳說,而是我們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影片揭示的不僅是戰(zhàn)爭的殘酷,更是人性深淵的縮影。漢娜·阿倫特所言“平庸之惡”在此暴露無遺——當個體淪為機器的齒輪,良知被漠視,惡行便如瘟疫般蔓延。但黑暗中仍有微光:那些冒死記錄真相的良心者,那些在絕境中仍存希望的受害者,他們以血肉之軀證明——人性永遠有選擇善良的勇氣。
“銘記歷史,勿忘國殤”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今日的和平是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我們怎能遺忘?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雖無法改寫過去,卻可以用知識武裝頭腦,以科技捍衛(wèi)尊嚴。課堂上專注的`眼神、實驗室里嚴謹?shù)膽B(tài)度,都是對歷史最好的回應(yīng)。唯有強大,才能讓悲劇永不重演。
走出影院,陽光依舊溫暖。但七三一的慘痛記憶已化作心中的火炬:它警示我們,黑暗從未遠去;它更激勵我們,唯有銘記傷痛,方能守護光明。勿忘國殤,以史為鑒,愿和平永駐人間。
看《731》觀后有感 15
當燈光緩緩亮起,我仍沉浸在電影《731》所構(gòu)建的那段沉重而慘痛的歷史之中,內(nèi)心久久無法平靜。這部電影如同一把銳利的手術(shù)刀,精準地剖開了歷史的傷疤,讓我們直面那段被塵封的黑暗歲月。
電影以侵華日軍731部隊的罪惡行徑為背景,將一幅幅慘絕人寰的畫面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731部隊,這個打著“防疫給水”幌子的惡魔機構(gòu),實則是進行細菌武器研發(fā)和活體人體試驗的人間魔窟。影片中,小販王永章等普通百姓被誘捕、囚禁,淪為活體實驗品的悲慘遭遇,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戰(zhàn)爭洪流下小人物的苦難與抗爭。
那些慘無人道的實驗場景,如活體解剖、凍傷實驗、野外細菌炸彈實驗等,每一幕都刺痛著我的心靈。尤其是看到一對母女被注入毒氣,母親在窒息劇痛中仍緊緊護著女兒,而731部隊成員卻在觀察窗外冷漠地記錄著她們的死亡過程時,我憤怒到了極點。這些侵略者早已喪失了人性,將無辜的生命視作可以隨意處置的“材料”,他們的行為是對人類文明的極大褻瀆。
電影在尺度把控上十分精妙,它沒有過度渲染血腥鏡頭,而是通過側(cè)面鏡頭來展現(xiàn)關(guān)鍵情節(jié)。比如表現(xiàn)病原體注入人體時,沒有直白拍攝注射過程,卻通過后續(xù)人物的反應(yīng)、環(huán)境的氛圍,讓觀眾清晰感受到實驗的殘忍。這種處理方式既保留了歷史該有的沉重感,又避免了給觀眾帶來過度心理沖擊。
從演員表現(xiàn)來看,姜武、王志文、李乃文等中生代戲骨的演技堪稱精湛。姜武飾演的男主從貪生怕死到徹底覺醒的轉(zhuǎn)變,王志文與姜武對手戲中細膩的表情傳遞出的`復(fù)雜內(nèi)心活動,李乃文飾演的顧博軒遭受虐待后的脆弱感與情緒爆發(fā),都讓角色栩栩如生,讓歷史故事真正打動了人心。
《731》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堂生動的歷史教育課。它讓我們銘記歷史,從歷史中汲取教訓(xùn),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侵略和暴力行為。我們要珍惜當下的和平生活,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也要積極傳播和平理念,共同構(gòu)建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看《731》觀后有感 16
走出影院,我的心情格外沉重,電影《731》所帶來的震撼與觸動,如同一團亂麻,在我的心頭纏繞。這部電影以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內(nèi)涵,讓我對那段歷史有了全新的認識。
影片聚焦于二戰(zhàn)期間日本關(guān)東軍駐滿洲第731防疫給水部隊的罪行,通過小人物的`命運,展現(xiàn)了戰(zhàn)爭的殘酷和人性的復(fù)雜。王永章等人在被抓入“特設(shè)監(jiān)獄”后,目睹了日本人的丑惡行徑,從最初的貪生怕死到后來的覺醒抗爭,他們的轉(zhuǎn)變讓我看到了人性在極端環(huán)境下的堅韌與偉大。
電影中的731部隊,是一個充滿罪惡的地方。他們以“研究防治疾病和飲水凈化”為借口,進行著慘無人道的細菌武器研發(fā)和活體人體試驗。那些無辜的中國人、朝鮮人等被當作“馬路大”,肆意踐踏他們的生命尊嚴。據(jù)史料統(tǒng)計,直接死于731部隊人體實驗的約有3000人,而因他們發(fā)動的細菌戰(zhàn)喪生的民眾更是超過20萬人。這些數(shù)字背后,是無數(shù)家庭的破碎和無數(shù)生命的消逝,讓人痛心疾首。
在藝術(shù)表達上,電影采用了克制而有力量的敘事方式。對于冰凍實驗等殘忍場景,鏡頭沒有長時間停留,而是通過剪輯讓觀眾了解過程。這種處理方式既讓了解歷史的觀眾再次感受到傷痛,也讓不了解這段歷史的觀眾能清晰認知,真正實現(xiàn)了主旋律影片傳遞歷史記憶的意義。
同時,電影也讓我思考了人性的問題。731部隊的成員中,不乏受過高等教育的醫(yī)生、學者,他們本應(yīng)救死扶傷,卻在軍國主義的洗腦下,淪為踐踏生命的劊子手。這讓我警醒,一旦失去對生命的敬畏,人性便可能被扭曲。在當今社會,我們也要時刻保持對生命的尊重,堅守道德底線。
電影《731》的上映,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它提醒著我們,和平來之不易,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捍衛(wèi)正義,讓歷史的悲劇不再重演。
看《731》觀后有感 17
電影《731》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我的心靈深處炸開了層層漣漪,讓我對那段慘痛的歷史有了更為深刻和直觀的感受。
影片一開始,就將我?guī)肓四莻黑暗的時代。日本關(guān)東軍在東北哈爾濱平房區(qū)開展細菌戰(zhàn)研究,大肆抓捕平民進行人體實驗。小販王永章等人的遭遇,讓我看到了戰(zhàn)爭對普通人的殘酷迫害。他們原本過著平凡的生活,卻因為日本侵略者的暴行,陷入了無盡的痛苦和絕望之中。
電影中的實驗場景,每一幕都讓人毛骨悚然;铙w解剖時,手術(shù)刀劃開鮮活的軀體,受害者的'慘叫聲仿佛穿透屏幕,刺痛著我的耳膜;毒氣實驗中,人們在嗆人的毒氣中掙扎、嘶吼,眼神里充滿絕望,而外面的侵略者卻談笑風生。這些場景讓我深刻地認識到,日本侵略者的行為是多么的殘忍和滅絕人性。
然而,在這黑暗之中,也有著人性的光輝。王永章以身犯險,為防越獄計劃泄漏干掉了一個日本守衛(wèi),還協(xié)助他人合作偷鑰匙、搞火藥自救;顧博軒故意輸?shù)舭魏颖荣愖屪约骸白杂伞辈⒏嬖V他人洞里有鑰匙;在焚尸爐旁提醒他人注意出口有槍的無名氏。他們在絕境中不屈不撓,群策群力,展現(xiàn)了中國人民無懼生死、奮力抗爭的英雄氣概。
電影的演員陣容也為影片增色不少。姜武、王志文、李乃文等演員的出色表演,讓角色更加立體和真實。他們的演技讓觀眾能夠深入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內(nèi)心世界,增強了影片的感染力。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電影《731》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它讓我們銘記那段被塵封的歷史,讓更多的人了解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同時,它也提醒著我們,要警惕歷史虛無主義的侵蝕,堅決抵制任何企圖歪曲、否認這段歷史的行為。
在當今世界,雖然和平與發(fā)展已成為時代主題,但局部沖突和戰(zhàn)爭依然時有發(fā)生。我們要以電影《731》為契機,從歷史中汲取力量,珍惜和平,為實現(xiàn)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共同繁榮而努力。讓我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奮勇前進。
看《731》觀后有感 18
昨天老師帶我們看了《731》這部電影,看完后我心里悶悶的,眼睛也紅紅的。原來很久以前,我們國家有好多人受過特別大的苦,這部電影讓我知道了那段不能忘記的事。
電影里有個叫“731”的日本部隊,他們特別壞。他們跑到我們國家的東北,假裝幫大家看病,其實把好多普通的人抓起來,關(guān)在黑乎乎的房子里。我記得有個場景:冬天特別冷,那些壞人把人的手放在外面凍,凍得又紫又腫,還拿棍子敲,看著都疼!還有更嚇人的,他們把人關(guān)在小房間里,放有毒的.氣,里面的人咳嗽著喊救命,可壞人就在外面看著,一點都不心疼。
最讓我想哭的是一對母女。媽媽抱著小女孩,被壞人推進毒氣房。媽媽緊緊把孩子抱在懷里,說“別怕媽媽在”,可最后她們都不動了。我那時候眼淚一下子就流出來了,心想這個小女孩本來可以像我一樣,每天吃好吃的、上學、和小朋友玩,可壞人毀了她的生活。還有個王永章伯伯,他偷偷把壞人做壞事的記錄藏起來,想告訴更多人真相,我覺得他好勇敢。
看完電影我問老師,為什么會有這么壞的人?老師說因為那時候有戰(zhàn)爭,戰(zhàn)爭會讓有些人變得沒有良心。但老師也說,我們看這部電影不是要討厭誰,而是要記住以前的人受過苦,現(xiàn)在的和平特別珍貴。
現(xiàn)在我每天能吃媽媽做的早飯,能背著書包上學,能和小伙伴在操場跑跳,這些平常的事,都是好多人努力換來的。我以后要好好聽歷史課,記住這些事,還要告訴身邊的小朋友,要好好相處,不吵架不打架,愛護和平。
《731》雖然看得我難過,但它讓我知道和平多重要。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保護我們的國家,讓大家都能開開心心過和平的日子。
看《731》觀后有感 19
2025年上映的《731》,以影像為媒介完成了一次對人類文明創(chuàng)傷的深度復(fù)盤。當鏡頭穿透歷史的迷霧,將日本731部隊的反人類暴行從文獻檔案轉(zhuǎn)化為具身化的視覺體驗時,其價值已遠超普通歷史紀實作品——它不僅是對一段血色過往的紀念,更引發(fā)了關(guān)于歷史記憶建構(gòu)、人性倫理邊界與和平價值實踐的深層思辨。
從歷史記憶的建構(gòu)邏輯來看,《731》突破了傳統(tǒng)歷史敘事的宏大框架,以“微觀個體敘事”重構(gòu)歷史現(xiàn)場,實現(xiàn)了“歷史真實”與“影像表達”的辯證統(tǒng)一。影片并未停留于對暴行的`全景式展現(xiàn),而是聚焦小販王永章藏匿實驗記錄的褶皺、母親在毒氣中護住孩子的臂彎等具象細節(jié)。這些并非藝術(shù)虛構(gòu)的場景,實則是對《井戶川紀要》等歷史檔案的影像轉(zhuǎn)譯。正如歷史學家安克斯密特所言,“歷史記憶的生命力在于個體經(jīng)驗的在場性”,《731》通過將3000余名實驗受害者從冰冷數(shù)字轉(zhuǎn)化為有尊嚴的個體,讓觀眾在共情中完成對歷史真相的認知確認,這種敘事策略既規(guī)避了歷史虛無主義的解構(gòu)風險,也為集體記憶的傳承提供了具象載體。
在人性倫理的解構(gòu)層面,影片超越了簡單的善惡二元論,直指“制度性作惡”對人性的異化機制。731部隊成員中,不乏接受過現(xiàn)代醫(yī)學教育的學者,卻在軍國主義制度的規(guī)訓(xùn)下,將“救死扶傷”的職業(yè)倫理扭曲為“活體實驗”的技術(shù)理性。影片中研究員日記里“為帝國犧牲少數(shù)人”的表述,恰是“平庸之惡”的典型注腳——當個體將行為正當性歸因于制度授權(quán),放棄獨立道德判斷時,文明的底線便會在“集體無意識”中崩塌!731》的深刻之處,在于它不僅揭露暴行本身,更揭示了作惡機制的可復(fù)制性:任何將個體工具化、將暴力正當化的制度與思想,都是對人性倫理的踐踏,這一警示在當今仍具現(xiàn)實意義。
從和平倫理的當代實踐維度審視,《731》的上映為對抗歷史虛無主義提供了影像武器。當下,部分勢力以“學術(shù)自由”“文化和解”為名,試圖淡化甚至篡改731部隊罪行,而《731》通過具象化的歷史在場性,構(gòu)建起不可辯駁的記憶屏障。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對和平的捍衛(wèi)不應(yīng)止于情感層面的認同,更需轉(zhuǎn)化為理性實踐:在學術(shù)研究中堅守歷史真實,在公共話語中抵制歷史篡改,在跨文化交流中傳遞“以生命為核心”的和平倫理。唯有將歷史記憶轉(zhuǎn)化為行動自覺,才能讓731部隊的悲劇真正成為“永不重演的警示”。
《731》落幕時的寂靜,恰是對人類文明的沉重叩問。它以影像為鏡,照見了歷史的傷痛,也照亮了和平的前路——唯有正視創(chuàng)傷、堅守倫理、踐行責任,才能讓文明的微光穿透黑暗,在代際傳承中鑄就永不崩塌的和平防線。
看《731》觀后有感 20
在2025年,電影《731》的上映,如同一記沉重的警鐘,將那段被塵封的、慘絕人寰的歷史,再次清晰地展現(xiàn)在大眾眼前。這部電影,以其震撼人心的敘事與真實殘酷的畫面,為我們上了一堂深刻且沉痛的歷史教育課,讓我們對日本侵略者在侵華戰(zhàn)爭期間犯下的滔天罪行,有了更為直觀、更為深刻的認識。
電影《731》將鏡頭聚焦于二戰(zhàn)時期日本關(guān)東軍駐滿洲的第731防疫給水部隊。這支部隊,打著“研究防治疾病和飲水凈化”的幌子,實際上卻是一座進行細菌武器研發(fā)與活體人體試驗的人間地獄。影片中,通過像小販王永章這樣普通百姓被誘捕、囚禁,最終淪為活體實驗品的悲慘遭遇,生動地展現(xiàn)了戰(zhàn)爭陰影下,小人物的苦難、掙扎、覺醒與抗爭。那些慘無人道的實驗場景,諸如活體解剖、凍傷實驗、野外細菌炸彈實驗等,每一幕都像尖銳的針,深深刺痛著觀眾的心,也讓我們對日本侵略者的殘暴與泯滅人性,感到無比的憤怒與痛心。
731部隊把無辜的中國人、朝鮮人等,統(tǒng)統(tǒng)當作“馬路大”,也就是“試驗品”,肆意踐踏他們的生命與尊嚴。據(jù)史料記載,直接死于731部隊人體實驗的人數(shù),大約有3000人,而因他們發(fā)動的細菌戰(zhàn)喪生的民眾,更是超過了20萬人。電影里,那對被注入毒氣的母女,母親在窒息的劇痛中,依然緊緊護著女兒,可731部隊的成員,卻在觀察窗外冷漠地記錄著她們的死亡過程,還將其當作“實驗數(shù)據(jù)”。這一情節(jié),深刻地揭露了侵略者的'冷酷無情,同時也凸顯出人性在極端環(huán)境下,所展現(xiàn)出的堅韌與偉大。這種強烈的對比,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戰(zhàn)爭的殘酷,以及反人類暴行的不可饒恕。
回顧這段歷史,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對侵略者暴行的憤怒上,更要深入思考這段歷史帶給我們的啟示!731》這部電影,不只是對過去的重現(xiàn),更是對現(xiàn)實的警醒。當今世界,雖然和平與發(fā)展是時代的主題,但局部沖突和戰(zhàn)爭仍然時有發(fā)生,霸權(quán)主義、強權(quán)政治依舊威脅著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我們必須銘記歷史,從歷史中吸取教訓(xùn),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侵略和暴力行為,共同維護世界的和平與正義。
然而,在現(xiàn)實中,仍有一些人妄圖歪曲、否認這段歷史,這是對歷史事實的極不尊重,也是對受害者及其家屬的二次傷害。歷史是客觀存在的,731部隊的罪行鐵證如山,不容置疑,更不容篡改。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肩負著捍衛(wèi)歷史真相的重要責任。我們要通過學習歷史、傳播歷史,讓更多的人了解那段慘痛的過去,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侵蝕。
電影《731》在2025年上映,恰逢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與現(xiàn)實價值。它提醒著我們,和平來之不易,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珍惜當下的和平生活,努力學習知識,提升自己的能力,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們也要積極傳播和平理念,倡導(dǎo)各國人民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贏,共同構(gòu)建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而是為了更好地前行。讓我們以電影《731》為契機,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捍衛(wèi)正義,讓歷史的悲劇永遠不再重演。
看《731》觀后有感 21
2025年上映的《731》,絕非一部單純的歷史紀實影片,而是以影像為媒介對人類文明創(chuàng)傷的一次深刻復(fù)盤。當鏡頭穿透歷史的迷霧,將731部隊的暴行從檔案文獻轉(zhuǎn)化為具身化的視覺體驗時,它所引發(fā)的已不僅是情感層面的震撼,更是關(guān)于歷史記憶、人性邊界與和平倫理的深層思辨。
從歷史記憶的建構(gòu)維度看,《731》突破了傳統(tǒng)歷史敘事的宏大框架,轉(zhuǎn)而以“微觀個體”為錨點重構(gòu)歷史現(xiàn)場。影片中,小販王永章藏在衣角的實驗記錄、毒氣室里母親護住孩子的最后姿態(tài)、反抗者在深夜偷偷刻下的受害者姓名,這些具象化的細節(jié)并非藝術(shù)虛構(gòu),而是對歷史檔案的影像轉(zhuǎn)譯。正如歷史學家海登懷特所言,“歷史的真實性不僅存在于宏觀敘事中,更藏在個體命運的褶皺里”!731》正是通過這些微觀敘事,讓3000余名實驗受害者從冰冷的數(shù)字,轉(zhuǎn)化為有溫度、有尊嚴的個體,這種記憶建構(gòu)方式,既避免了歷史敘事的空洞化,也讓觀眾在共情中完成對歷史真相的認知確認。
更深層的思辨在于,影片對“人性異化”的拷問超越了簡單的善惡二元論。731部隊的.成員中,不乏受過高等教育的醫(yī)生、學者,卻在軍國主義的洗腦下,將“救死扶傷”的誓言扭曲為“活體實驗”的借口。影片中,一位研究員在日記里寫下“為了國家利益,犧牲少數(shù)人是必要的”,這種將個體生命工具化的邏輯,正是人性異化的典型表現(xiàn)!731》并未將侵略者塑造成扁平的“惡魔”,而是通過展現(xiàn)他們的心理轉(zhuǎn)變,揭示出“平庸之惡”對人性的吞噬——當個體放棄獨立思考,將自己的行為歸因于“集體意志”或“國家使命”時,文明的底線便會輕易崩塌。這種對人性復(fù)雜性的呈現(xiàn),讓觀眾意識到,防止人性異化不僅需要批判罪惡,更需要警惕任何將個體工具化的思想傾向。
在和平倫理的當代闡釋層面,《731》給出了超越民族情感的思考。影片結(jié)尾,當現(xiàn)代城市的光影與歷史遺址的鏡頭重疊,當年輕一代在紀念館里駐足凝視受害者名單時,導(dǎo)演傳遞出的核心命題是:和平并非歷史發(fā)展的自然結(jié)果,而是需要人類主動捍衛(wèi)的價值共識。當今世界,歷史虛無主義仍在試圖篡改731部隊的罪行,軍國主義思想時有抬頭,《731》的上映恰是對這種危險傾向的回應(yīng)——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而是為了建立一種“以生命為核心”的和平倫理:任何時候,個體生命的尊嚴都不應(yīng)被集體利益、國家意志所凌駕;任何試圖以“崇高目標”掩蓋暴力本質(zhì)的行為,都是對和平的背叛。
《731》落幕時,黑暗中的銀幕沉默卻有力量。它不僅是對一段血色歷史的紀念,更是對人類文明的一次警醒:唯有正視歷史的創(chuàng)傷,堅守人性的底線,捍衛(wèi)和平的倫理,才能讓731部隊的悲劇永遠不再重演,讓文明的微光在歷史的長河中持續(xù)閃耀。
【看《731》觀后有感】相關(guān)文章:
《731》觀后感(精選16篇)09-12
觀《731》有感(精選20篇)09-12
731電影觀后感(精選12篇)09-12
電影《731》觀后感(精選18篇)09-12
觀《731》電影有感(精選16篇)09-12
最新《731》電影觀后感(精選18篇)09-12
觀看《731》電影觀后感(精選14篇)09-12
《731》電影觀后感(通用20篇)09-12
黑太陽731觀后感優(yōu)秀范文12-23